1沂蒙精神的内涵与起源2讲课提要一,沂蒙精神时代价值的内涵二,沂蒙精神起源于党在山东独立自主的抗战三,沂蒙精神意义在于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31,实质: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概括为水乳交融,无私奉献。山东方面:为民爱民,爱党爱军,2,核心: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联的问题是永恒的课题。(难题、宿命)一,沂蒙精神的内涵43,内涵:为民爱民,爱党爱军4,沂蒙精神的双层意义。第一层,从中国特点的革命史角度理解。沂蒙精神是党的革命文化的政治概念,沂蒙精神与党中央和毛主席统一领导具有内在统一的联系。沂蒙精神是山东革命斗争反映到山东根据地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属于山东党的组织创造的地域性革命文化,也是党的精神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沂蒙精神代表了山东革命根据地的思想精神文化的特征,是山东革命精神文化的珍品。第二层,从政治历史地理的范畴理解。沂蒙精神这个概念所包含的“沂蒙”已经超出了自然地理的范围,属于一种大的政治历史地理范畴,是山东根据地的代称。打开眼界,敞开胸怀,面向全局,超越自然地理的局限。但是山东根据地的领导机关长期在沂蒙山区驻扎。现代意义:新中国成立66年,改革开放37年,为什么要重温沂蒙精神——寻求党的本源。5二,沂蒙精神起源于党在山东独立自主的抗战1937年12月23日,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两万余人兵分两路,自齐河与济阳渡过黄河包抄济南。南京民国政府也没有稳定和统一78太原的陷落标志着华北抗战转变,国民党军队撤退,共产党深入敌后战场,这是另一个抗日主战场之一。具有中国抗战的民族特色。两个因素,敌强我弱,少兵临大国。党面临一个生死悠关的选择,是紧跟国军走还是坚持敌后?国民党实行战区制,蒋介石原来意图把共产党的部队调动到第十战区属蒋鼎文指挥的建制。910毛泽东果断地提出在华北作战略侧背牵制,拉住牛尾巴,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国民党政府实行战区制,我们实行抗日根据地制,根据地是统一战线性质的军民联合体行政单位。山东抗日根据地就是党领导下的以省区命名的战略区。与日伪山东省公署、国民党山东政府、国民党鲁苏战区鼎足而立。党坚持独立抗战的必然选择。抗日战争的矛盾不仅是民族矛盾,也充满着阶级对抗。毛泽东看破蒋介石的借刀杀人,朱德说是把八路军当做孙猴子放在老君炉炼上七七四十九天,死活听天。八路军在华北实行战略展开。111213党为什么深入敌后?——长期抗战。党为什么建立根据地?抗日战争是近百年以来民族解放的最生动、最广泛的阶段,中华民族争取独立最有利的的时期。1,共产党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积累了丰富的运动战、游击战的经验,教育了人民。2,长期抗战依靠人民的支持,争取和组织农民是决定行的因素。解决土地问题是前提,抗日既是民族矛盾,也运行着阶级斗争的矛盾,这是共产党比蒋介石更加深谋远虑的之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黄维说,蒋介石是民族大英雄,但思想是旧时代的,他看不到抗战中的阶级矛盾问题。14日伪方面:政治上,伪山东省公署以下地方机构,分为道(市)、县、自治组织三级。全省分划为4个道公署和2个市公署,全省约有103名县知事,各县均设有日本顾问。伪山东省公署隶属北平的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军事上,1940年,日军在山东及周围总兵力达到3.6万人,1943年达到5万人。伪军的总人数达到8万人,1943年伪军多到28万人。1940年底,日军占领山东几乎所有县城,控制铁路和公路5000公里,建立1156个据点。对中共根据地和国民党军政驻地普遍连续“扫荡”、蚕食、分割、抉剔。设日本顾问1人,由西田畊一充任。所属各机构亦分情形设日人顾问。伪省长马良15国民党山东府自1938年1月沈鸿烈任省政府主席,率省政府机关辗转于鲁西、鲁北。1939年1月进入鲁南山区,沈鸿烈主要致力于重建全省国民党各级行政机构。将山东自然地划分为鲁西、鲁北、鲁东和鲁南四块地理区域。设立3个主任行署,重新规划专区,任14个专员公署专员。重建县政,任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