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基本规范供应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规范标准消毒供应室任务:负责医院各科室所有诊疗及护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保证临床需要。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转为集中管理。操作方式: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发展。理念: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的保证。消毒灭菌中感染控制管理理念标准预防重视清洗注重环节质控完善质量监测消毒供应流程示意图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清洗消毒机高压灭菌器无菌物品存放区(清洁区)辅助区域手术室、门诊、病房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清洁区)传递窗缓冲间物品由污到洁(污染区)敷料打包区器械打包区为什么要实行集中管理针对分散管理存在的弊端(没有标准、质量无人监督、设备、人员、场地等资源浪费、非专业化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利于专业化发展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用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需需要全院各科室的积极协助与配合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医院应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要求至少有4-5小时再处理时间提前48小时与医院联系厂方必须提供再处理方法如何清洗灭菌参数,延长灭菌时间干燥参数,延长干燥时间超重的处理消毒供应中心任何租借物都视为污染咨询厂商,建立清洗方法只能选择压力蒸汽灭菌再生器械流程控制10个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菌物品发放清洗清洗范围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外来医疗器械首次使用的器械存放后再使用的器械(过期包)清洗质量标准和操作要求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穿刺针等管腔器械内应使用带光源放大镜等方法,确保器械腔内的清洁器械合格标准应达到表面以及关节、齿牙处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污渍和锈斑;功能功能完好,无损毁并达到使用标准清洗注意事项现以“消毒—清洗—灭菌”的模式各种重复使用的器件使用后应立即用消毒液浸泡,但浸泡时间不能过长(不宜超过30分钟),过长会腐蚀器械,还会在器械产生一层白色垢,导致很难清洗掉。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一、朊毒体污染的处理流程1、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2、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l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本标准5.3~5.8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3、注意事项①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②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二、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OOOmg/L~2OOO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OOO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本标准5.3~5.8进行处理。三、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时发布的规定要求。消毒清洗后、包装前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首选机械热力消毒(自动清洗消毒器)煮沸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剂干燥首选干燥设备。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塑胶类干燥温度65℃~75℃。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不可使用纱布)。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类器械,应使用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医用耗材质量要求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不能用石蜡油非水溶性润滑剂)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要求。包裹材料皱纹纸无纺布纺织布硬质容器纸塑袋灭菌监测材料:应符合标准要求。包装包装材料选用原则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开放式的储槽不具备无菌屏障性,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灭菌物品包装材料,应把握3个原则:1.利于灭菌因子的穿透(如蒸汽、环氧乙烷等),以保证达到灭菌;2.具有无菌屏障作用,以保证灭菌后物品不受再次污染(棉布包布);3.原材料无毒无害。储槽及启闭式方盒的密合性能不符合第二点要求,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