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访工作的三点感受对当前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乔亚平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如何看待当前的信访问题,如何化解信访问题,这是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XX市塞北区自2003年由XX省农垦国营沽源牧场,变为XX市塞北管理区,现下辖4个管理处24个自然村。历时近8年体制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问题,比如说过去是沽源牧场更多的是在企业的经济领域反腐败,而现在是拓宽到社会、文化领域。特别是在社会领域,突出强调社会事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包括一些涉及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的内容都纳入进来。对此,在信访这方面,我区在一起学习,实践上只进行8年这一点点的尝试。故稍有感慨,略有微词。关键词:和谐、民众、基层、人民。现谈点这方面的情况。一、坚持科学发展走出信访盲区的几个理念1、信访与和谐。从我区和全国这几年的情况看,所谓信访,实际就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问题。思想工作问题,不外乎征地安置补偿、企业改制、军队退役人员安置、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扶助等诸多问题。然而,要把这些工作做好,落到实处,我们认为:这就是我们地方基层组织的首要问题,而不是“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处理好人民群众的上访问题,根本上说,能检验出那个地方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正如当前,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城市化建设正大踏步前进;在城镇拆建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等。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都在探索和总结各种经验,特别是国务院曾先后出台《信访条例》、《信访工作若干意见》,政法委和公安部曾反复探讨制定了多个信访大接待,领导干部接待日等等。都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社会的和谐。只有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和保障,社会才能和第1页共4页谐,中央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落到实处。也就是说只有处理好了信访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和谐。2、且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基层难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个别信访者带着这样、那样的情绪上访,而我们的基层工作人员或个别领导者出于种种顾虑,既怕得罪上级,又怕工作没有完成。于是乎,上访者稍有异动,便尽各种所能,承诺,说好话。只打官腔,不作实事,认为只要把这一时渡过了,工作便算完成了,至于后来怎么样。那与其无关,反正我在位的时候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而上访者的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于是乎,逐年上访,逐级上访,更有甚者造成缠访。我们的某些同志为了逃避这不规则的游戏,便衍生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愿看到这段话的某些同志别生气,这只是我们的一点粗浅意识,但愿起到有则改则,无则加冕......3、且为基层工作者说句话。我区认为:作为基层干部,首先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真正做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我想我们的发展就会大踏步前进了。比如说:你是搞信访工作的,如何作好信访接待、息访、信访终结,这就是你的工作,而不是动辄向领导汇报。如何将信访者搪塞,推诿或转或批。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今天将你打发走了,我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至于明天会发生些什么,与我有关吗”。要承认信访工作难,这当中不乏有动机不纯、心怀不轨的。更有甚者打着信访的旗号干着不法勾当,然而,我们作为负责信访工作的同志们,我们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已任。试问,你那里连年出现不断的上访,你的工作作到家了吗。人家为什么上访,难道说不值得你去深思。4、广大人民群众与我们。毛泽东同志讲的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社会的真正动力。”如何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前瞻性”、“社会和谐”,这不仅是我们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成千上万基层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因此,如何做好:“人性第2页共4页执法、法不容情、依法治国、建立和谐社会”,便是我们的工作中心和任务。当前,各级政府已经建立了人员比较齐备,职责明确的信访部门。因此,如何做到专司其职是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至于说老百姓渴望“青天大老爷”、“领导批示请下级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