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沟通素养提升主讲:闫明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市场和医院管理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私立医院及外资医院的涌入,医疗市场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除了环境、技术、设备等硬件方面的竞争外,现在面临的主要是软件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素质和服务的竞争。良好的服务是医院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每个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对外形象,而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与每个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优质的服务应该和市场经济相匹配,从而建立一种多元化、社会化的医患关系。二、培训目的:1、提高医护人员自身修养和服务意识2、完善医院员工个人形象3、改善医、患、护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4、提升医院服务品牌形象,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三、培训对象:医院的全体人员(领导层、医生、护士等服务人员)四、时间:1—2天(1天6小时)五、课程大纲(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适当的调整)第一讲: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价值一、为什么医院要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才能生存1、医院提供的是服务?还是专业技术?2、服务的本质意义3、医护人员的价值来源4、患者(客户)是医疗市场的主宰,决定着医护(医院)的成败兴衰二、医、患、护角色认知和关系管理1、矛盾就是角色的重叠。(角色—职责—能力匹配—承担责任)2、医、患、护三者之间的信任基础(爱—理解—包容—沟通—信任<协作>—共赢)3、就医模式发生变化(昔日,病人来‘求’医:如今,病人选择医院(医生))选医院:疗效确切服务优良环境舒适信誉卓著选医护:技术可靠32%反应灵敏22%情商19%爱心16%形象11%第二讲:医护人员的服务体系构建和理念一、认知正确的服务理念1、‘一切以病人为中心’2、‘服务无小事’3、‘人人是形象品牌的窗口’(责任不能传递)4、‘服务的品质,决定了价值的体现’5、‘专业创造价值、服务留住人心’二、服务的满意模型1、客户满意度模型一项调查显示:当病人得到满意服务时,他会把这一信息传给8个人;倘若他感到不满意,会将此信息传给28个人。2、医护岗位胜任力模型(讨论:医护素质模型如何建立)3、患者满意≠患者忠诚患者满意只会选择,患者感动才会忠诚。5、主动服务、贴心服务、感动服务。主动的是态度,贴心的是用心,感动的是爱和责任。6、客户服务的三个层面:1)分内的服务2)边缘的服务3)与服务无关的服务第三讲:医护人员高效的沟通技巧一、患(患者和家属)者的需求层次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需求,就像患者的病理一样,看到的,好治:看(如:精神)不到的,难医。二、服务圈与关键点患者病痛减轻(专业),家属心痛缓解(服务)。三、高效沟通之思维创新1、换位创新思维(患者痛在身、家属痛在心)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3、自我沟通三层次:1)目的(做医生、护士工作的目的是什么?)2)思维(如果我是患者或家属,我会感到满意吗?)3)方法(我应该如何改善?)4、医护人员的情绪控制和压力管理事情对你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往往远远大于事情本身对你造成的伤害。学会自我沟通和情绪管理;是医护关系良好沟通的开始。6、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1)医护人员要有精湛的技术2)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3)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爱心4)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细心5)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诚心六、主讲老师简介(下页)中国著名营销管理专家闫明先生:中国培训教育行业终身倡导者和传播者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营销管理导师百年基业教育集团董事会成员中国企业文化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实战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总设计师现任香港立邦集团、欧普集团、天一集团等多家集团公司的高级运营管理顾问我的使命:以帮助中国企业奋进为己任,以提供实战、实用、实效的课程品质为终身的追求目标。我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中国企业’服务课程准则:课程遵循‘行之有效,而后授之于人’为准则,以专注、专业、专心的职业精神为企业提供满意的服务。授课风格:风趣幽默,深入简出,课程从实践提升到理论,理论又以实践为根基,从而让听众不但有系统的理论思维,还有具体的实践案例去剖析。闫老师授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