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4《《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课程设计计起动机构造认起动机构造认知知33、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理念44、学情分析、学情分析77、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88、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11、课程简介、课程简介22、课程定位、课程定位5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66、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说课目说课目录录授课对象:高技汽修专业授课对象:高技汽修专业开课时间:第二学开课时间:第二学期期学时:学时:9090教材:自编教材:自编《《汽车电器汽车电器》》课程简介课程定位员测检车汽工理修车汽务服后售测检车汽护维车汽理修与断诊障故车汽控电车汽修检车汽器电车汽造构车汽计设程课养培力能业专型模建构能技项专证考工高习实岗顶程课础基程课心核力能心核群位岗依据学习目标、并考虑现有教学条件来构建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设计在力求再现典型的工作过程的同时,还要预测实际教学效果和可操作性。优先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加工、构建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要具有合理的梯度结构,能力要求由低到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学习小组接受老师安排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理念•本情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汽车电源系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电路分析基础,这就降低了本节学习难度。•起动机工作过程中,电路转换频繁,如何让学生加深理解其工作原理,促进学生记忆,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学情分析•专业能力目标:•掌握起动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能够独立完成起动机的拆装作业•社会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和与人沟通能力,做好汽车维修、服务岗位的能力储备•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其具备较强的与他人合作能力•方法能力目标:•学会分析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器合离向单机动电关开磁电理论讲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结构组成2、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其中起动机的工作原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展示起动控制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记忆•考虑到起动控制过程逻辑性强,采用讲授和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逻辑分析,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情境情境44起动机构造认知起动机构造认知•导入(5分钟):起动机驱动齿轮完成啮合前,以下哪种情况便于齿轮啮合?•A、不应运转•B、高速运转•C、缓慢运转•新课内容(75分钟):•一、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结构组成(45分钟)•1、直流串励电动机由电枢、电刷组件、磁极、机壳等组成•2、传动机构由单向离合器和驱动齿轮组成。单向离合器有滚柱式、摩擦片式和弹簧式三种•3、控制装置即电磁开关。它的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电路的接通及驱动齿轮的啮合。电磁开关内有吸拉、保持两组线圈,有3个接线柱:30端子、C端子、50端子•4、电动机内部电路•二、起动机的工作原理(30分钟)•1、点火开关打到启动档时•50端子得电,吸拉线圈和保位线圈均有电流流过•并且产生的电磁力方向相同,电磁开关迅速动作•主接触盘接通•单向离合器飞出,使小齿轮与大齿圈相啮合•由于吸拉线圈分压作用,起动机电流较小,起动机低速运转,便于齿轮啮合•2、点火开关保持在启动档时•保持线圈电流流向不变,主接触盘保持接合位置,•齿轮保持结合状态•吸拉线圈已无电流流过•起动机被直接供给蓄电池电压,起动机高速运转•3、起动完成后点火开关回到ON档瞬间•50端子断电,保位线圈电流消失•电磁开关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小齿轮退出啮合•主接触盘断开,起动机断电、停转•小结(5分钟):•起动机的工作过程分为低速运转啮合和高速运转工作两个阶段。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是防止发动机起动完成后如果小齿轮不能迅速退回电枢轴超速损坏。•思考题(5分钟)•1、起动机主触点烧蚀后,起动时会有什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