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的目的提高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及其家长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体格评价结果,进行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喂养与营养指导。对家长提出的喂养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普及儿童营养知识。第一部分婴儿期喂养指导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饮食指导食品安全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的内容1.纯母乳喂养2.部分母乳喂养3.配方奶喂养婴儿期喂养指导5.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4.食物转换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添加水、果汁和固体食物,以免影响婴儿母乳摄入和乳汁分泌。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他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方法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母乳保存方法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母乳喂养的准备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3.促进乳汁分泌母乳喂养的方法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每日不少于8次②乳房排空: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千卡/日),可促进泌乳。促进乳汁分泌婴儿应处于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换干净的尿布母亲在哺乳前应洗净双手正确的喂哺技巧母亲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适用一个垫子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正确的喂哺技巧-母亲体位①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②孩子的脸对着乳房,他的鼻子对着乳头③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母亲面对面注视婴儿④不只是托他的头及肩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正确的喂哺技巧-抱奶体位抱奶的体位摇篮式橄榄球式交叉式侧卧式喂哺技巧——托起乳房的方法C字形托起乳房的方法①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②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③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孩子容易含接。④托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头※如果母亲的乳房大而且下垂,用手托住乳房可帮助乳汁流出。※如果乳房小而高,在喂奶时手不需要总托住乳房。手太靠近乳头!喂哺技巧——含接的姿势判断含接姿势是否正确的要点嘴张得很大,下唇向外翻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能看或听到吞咽面颊鼓起呈圆形婴儿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晕慢而深地吸吮,有时突然暂停原则——按需喂养根据婴儿体重增长速率衡量营养状况,强调按需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如果孩子体重增长不足,则需要根据期望的年龄别体重,增加喂养次数,或增加每次奶量。0~3月龄婴儿:按需哺乳,每天喂8次以上。4~6月龄婴儿:逐渐定时喂养,每3~4小时一次,每日约6次,可逐渐减少夜间哺乳,帮助婴儿形成夜间连续睡眠能力。但有个体差异,需区别对待。不要给6个月内婴儿喂水、果汁、菜水!婴儿可以从乳汁中获取充足的液体量。婴儿胃容量有限,低能量的液体会替代乳类摄入量。正确的喂哺技巧-哺乳次数母乳喂养的乳量不足乳头内陷或皲裂溢奶母乳性黄疸母亲外出时的母乳喂养常见问题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母乳不足1.体重增长不足:生长曲线平缓甚至下降,尤其新生儿期体重增长低于600克2.尿量每天少于6次3.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4.每次哺乳后常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间小于1小时(新生儿除外)母乳摄入不足的表现若乳量不足,应劝告母亲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可在每次哺乳后用配方奶补充。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乳头内陷或皲裂乳头内陷产前或产后做简单的乳头护理,每日用清水(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擦洗、挤、捏乳头;可使用乳头矫正器矫正乳头内陷。母亲应学会“乳房喂养”而不是“乳头喂养”,大部分婴儿仍可从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吮乳汁。乳头皲裂每次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上,乳汁中丰富的蛋白质和抑菌物质对乳头表皮有保护作用,可防止乳头皲裂及感染。母乳喂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