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及相关疾病洪苏玲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贴照片处(照片尺寸9.4×6.8cm)教师简介洪苏玲教授洪苏玲,重庆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归国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重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日本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美国耳鼻咽喉科协会会员。1989-1991年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变态反应。主持重庆市科委科研课题(重庆市致敏真菌和花粉的调查),获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人事部课题(变态反应与环境综合症相关性的研究),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变态反应的综合诊治),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指导从事变态反应研究的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20名。发表变态反应研究相关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篇。导读变应性鼻炎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涉及各年龄阶段人群。变应性鼻炎可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使其深受疾病困扰,产生生理、心理压力,并有发展为哮喘等疾病的风险。同时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目标掌握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相关性熟悉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熟悉变应性鼻炎与鼻窦炎相关性内容概况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变应性鼻炎与哮喘变应性鼻炎与鼻窦炎6流行病学调查TOGIASA.JALLERGYCLINIMMUNOL.2003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全球平均发病率达10%-20%,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5%~25%)。有学者将其描述成“二十一世纪的流行病”。7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AR自报患病率调查韩德民,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0510152025西安长春北京杭州上海南京长沙广州沈阳新疆8.09.09.710.210.911.512.213.214.121.4%8我国西部部分地区AR流行病学抽样调查SHENJ,ETAL.JHUAZHONGUNIVSCITECHNOLOGMEDSCI.2011重庆南宁成都新疆有效调查问卷7096份,乌鲁木齐地区AR患病率为37.90%。2005年9月~12月,収放有效问卷6216份,重庆地区AR患病率32.30%。有效问卷8042份,成都地区AR患病率是34.33%。有效问卷4033份,南宁地区AR患病率为30.32%。9AR的分类情况持续性AR占69.6%,间歇性AR占30.4%。轻度AR占8.7%,中~重度AR占91.3%。职业性AR占4.6%,药物性AR占4.2%。10各调查地区每个月份収病情况061218123456789101112重庆四川新疆广西合计(%)(月)収病较高的月份:重庆为3,4,9月;四川为9~11月;广西为1,11,12月。新疆为7~9月;11各调查地区収病诱因情况重庆、成都、南宁诱収因素主要为感冒、天气,乌鲁木齐主要以灰尘、花粉为主。总体而言,西部地区AR以感冒、天气为主要诱因;其次为灰尘不花粉。12重庆地区AR患者变应原谱分析钱迪,洪苏玲等.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吸入物最多见的依次为室尘、螨、花粉。食入物以海虾和螃蟹为主。丌同年龄段人群吸入物以室尘和螨为主,食入物以海虾和螃蟹为主。个人过敏史22.23%家族过敏史20.39%重庆地区AR患者变应原谱分析14学生平均患病率为38.57%巟人平均患病率为33.97%白领平均患病率为32.63%农民平均患病率为26.69%(%)丌同职业构成的患病率15家庭子女数构成情况的患病率(%)一个子女的AR患病率为36.2%。两个子女的是36.1%。三个子女的是32.7%。四个子女的是31.5%。16西部部分地区AR流行病学调查结果DQIAN,ETAL.ACTAACADEMIAEMEDICINAEMILITARISTERTIAE.2008四个地区AR患病率较高,不既往研究对比(重庆地区,1991/3/6年),患病率明显增高。农村居民患病率较城市居民低,可能是由于农村卫生条件较差所致,支持卫生假说。患病人群有约20%有个人和(戒)家族过敏史,从而更好的支持了AR是环境和遗传双重作用的结果。2、AR与哮喘上下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问题早在公元二世纪就已被提出,当时著名医学家Galen就提出肺部疾病可能由鼻部疾病通过直接的解剖途径导致。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有学者建议将传统意义上的鼻炎和鼻窦炎重新定义为鼻-鼻窦炎,进而扩展为变应性鼻-支气管炎。Grossman更是明确提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观点,以强调上下呼吸道疾病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