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路旁的橡树授课人:汪巧巧【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2、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工人高尚的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文中工程师和工人爱护树木的好品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教学重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师:我们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同学们还记得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却不是那样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个关于树木的故事—《路旁的橡树》(板书题目)。2、揭示课题:以“路旁的橡树”为题,点明了课文的内容与“路”和“橡树”有关。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朗读课文,给不认识的生字做上记号。2、理解词语:橡树延伸挺拔楔子沥青马蹄形高尚灌木林延伸:延长、伸展;挺拔:直立而高耸;楔子:类似木桩的小树棍,一头削尖;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高尚:指优秀的品德和美好的情操;灌木林:矮小而丛生的本木植物林。2、点名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事情的起因是什么?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⑴交流第一个问题: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⑵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子的?3、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⑴工程师不说话,可能在想些什么?⑵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可能在想些什么?⑶工程师和工人们各持什么态度?四、讨论环节1、进行“辩论赛”⑴要求:一组同学为正方,三组同学为反方,二组同学当观众。正反两方的同学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加以阐明,中间自由站起来说。观众认真听正反两方的观点,当观点表达得很到位时,进行鼓励。最后认为哪方的理由最好,就站在哪一方。五、再读课文,理解工程师的做法1、讨论问题:工程师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2、朗读第七自然段。2、学习第八、九自然段。⑴“只在一个地方”指的是哪里?⑵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⑶人们赞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表达了他们的一种怎样的品质?3、总结:①你想对工人叔叔说些什么?②你想对工程师说些什么?③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爱树护树,争当环保小卫士,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六、布置作业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