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泛指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的一类疾病。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有粥样斑块形成(多见)。细动脉硬化:表现为细动脉玻璃样变。见于高血压病。动脉中层钙化(Monckeberg动脉硬化):是一种以肌型动脉中层钙盐沉着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动脉硬化。(少见)动脉硬化分类3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细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动脉中层钙化4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概述]1、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2、部位:大、中型动脉(弹力肌型动脉)3、病变特点: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导致纤维增生,深部成分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质,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54、流行病学发病情况: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性别:男性多于女性主动脉粥样硬化女>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男>女地域:北>南6•危险因素:1、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VLDL升高◆HDL病因及发病机理7LDLLDLCHOCHOVLDLVLDLHDLHDL脂蛋白的成员82、高血压:机械作用内皮细胞损伤,促使脂质沉积。3、吸烟-使LDL易于氧化-CO浓度升高,内皮损伤4、继发高脂血症的疾病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肾病综合症95、遗传因素:6、其他因素:-年龄-性别-肥胖10•发病机制:(异物性反应)1、血脂异常2、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3、单核细胞、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清除4、粥样物质形成1112肌源性: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移入内膜泡沫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源性:血内单核细胞进入内皮下血液中单核细胞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1314基本病变基本病变1、部位: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2、易受累血管:腹主动脉下段、冠状动脉、动脉、胸主动脉、颈内动腘脉、脑底动脉。15早期,可逆性病变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血栓形成4、钙化5、动脉瘤形成6、血管管腔狭窄脂纹脂斑脂纹脂斑纤维斑块纤维斑块粥样斑块粥样斑块复合病变病理变化16A591正常主动脉内膜光滑、平坦17脂纹、脂斑(大体)脂纹、脂斑(大体)眼观:病变内膜可见针帽大小斑点及宽约1-2mm长短不一的黄色条纹,不隆起或轻微隆起。18脂纹、脂斑镜下脂纹、脂斑镜下19内皮下大量泡沫细胞聚集20(4)结局:一种可逆性病变青年、儿童也可出现,可自行消退。21纤维斑块大体纤维斑块大体眼观:内膜表面隆起的灰黄或灰白色斑块,如腊滴状。22纤维斑块镜下纤维斑块镜下局部平滑肌萎缩斑块表层为纤维帽,其下为泡沫细胞、脂质、细胞外基质及炎细胞。23粥样斑块大体粥样斑块大体灰黄色斑块明显隆起于内膜表面、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切面深层见由脂质和坏死崩解物混合形成的黄色粥样物。24粥样斑块25(2)镜下:①表面:纤维帽(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②深层: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胆固醇结晶、钙盐沉积底部及边源:肉芽组织③中膜:不同程度萎缩→变薄26F:纤维帽C:胆固醇结晶L:管腔动脉粥样硬化(Masson三色染色)27粥样斑块镜下粥样斑块镜下胆固醇结晶28粥样斑块继发性改变•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管腔狭窄291、斑块内出血30312、斑块破裂--粥瘤性溃疡形成323、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继发血栓形成3、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继发血栓形成33A:斑块破裂B:纤维帽破裂伴血栓形成C:大面积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344、钙化4.钙化351-4:真性动脉瘤5:夹层动脉瘤6:假性动脉瘤5.动脉瘤形成指动脉管壁病理性局限性扩张36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继发动脉瘤形成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继发动脉瘤形成37夹层动脉瘤(三)主要动脉病变及影响39•好发部位: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以腹主动脉病变最重。•主要影响:可形成动脉瘤;累及主动脉瓣者可导致心瓣膜病(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1.主动脉粥样硬化1.主动脉粥样硬化40主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期)主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期)41二尖瓣粥样硬化可导致心瓣膜病422.脑底动脉粥样硬化2.脑底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Willis环•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43主要影响:•管腔狭窄,长期供血不足脑萎缩•供血中断脑软化•形成动脉瘤,破裂脑出血4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正常脑组织萎缩脑组织45脑动脉粥样硬化并动脉瘤形成及破裂出血463.肾动脉粥样硬化•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