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单元八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使其中的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输:即通过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同时又将其代谢产物如C02、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防卫:存在于血液内的一些细胞和抗体,能吞噬、杀伤及灭活侵入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并能中和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内分泌:能分泌心房肽,有利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心位于胸腔纵隔内,约在胸腔下2/3部,或第3对肋骨(第2对肋间隙)与第6对肋骨(或第6对肋间隙)之间,夹在左、右两肺间,略偏左(马、猪心的3/5,牛心的5/7位于正中平面的左侧)。牛的心基大致位于肩关节的水平线上,心尖距膈2~5cm;马的心基大致位于胸高(髻甲最高点至胸的腹侧缘)中点之下3~4cm,心尖距膈6~8cm,距胸骨约1cm;猪的心位于第2~5肋之间,心尖与第7肋软骨和胸骨结合处相对,距膈较近。一、心脏的形态和位置心脏是一中空的肌质器官,外有心包包裹。心脏呈左、右稍扁的倒立圆锥形,其前缘凸,后缘短而直:上部大称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位置较固定;下部小且游离,称为心尖。心脏表面有一环状的冠状沟和两条纵沟,在牛心的后面还有一条副纵沟。冠状沟靠近心基,是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上部为心房,下部为心室。二.心腔的构造心腔以纵走的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互不相通的两半。每半又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各以房室口相通。(一)右心房占据心基的右前部。右心耳:呈圆锥形盲囊,尖端向左向后至肺动脉前方,内壁有许多方向不同的肉嵴,称梳状肌。静脉窦:接受体循环的静脉血,前、后腔静脉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背侧壁和后壁,两开口间有一发达的肉柱称静脉间嵴,有分流前、后腔静脉血,避免相互冲击的作用。(二)右心室:位于心的右前部,顶端向下,不达心尖。其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右房室口以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为支架,环上附着有3个三角形瓣膜,称三尖瓣或右房室瓣。其游离缘向下垂入心室,通过腱索连于乳头肌。当心房收缩时,房室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当心室收缩时,心室内压升高,血液将瓣膜向上推使其相互合拢,关闭房室口,可防止血液倒流。肺动脉位于右心室的左上方,也有一纤维环支持,环上附着有3个半月形的瓣膜,称半月瓣。每片瓣膜均呈袋状,袋口向着肺动脉。当心室收缩时,瓣膜开放,血液进入肺动脉;当心室舒张时,室内压降低,肺动脉内的血液倒流入半月瓣的袋口,使其相互靠拢,从而关闭肺动脉口,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室。(三)左心房:构成心基的左后部,左心耳也呈圆锥状盲囊,向左向前突出,内壁也有梳状肌。在左心房背侧壁的后部,有6~8个肺静脉入口。左心房下方有一左房室口与左心室相通。(四)左心室:构成心室的左后部,室腔伸达心尖,室腔的上方有左房室口和主动脉口。左房室口纤维环上附着有两片瓣膜,称二尖瓣,也叫左房室瓣,其结构和作用同三尖瓣。主动脉口为左心室的出口,纤维环上附着有3个半月瓣,其结构及作用同肺动脉口的半月瓣。左心室内也有心横肌。三.心壁的构造(一)心外膜:为心包浆膜脏层,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紧贴于心肌外表面。(二)心肌:为心壁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内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心房肌薄,分深、浅两层,浅层为左右心房共有,深层为各心房所独有。心室肌较厚,其中左心室壁最厚,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三)心内膜:薄而光滑,紧贴于心肌内表面,并与血管的内膜相连续。四.心脏的血管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循环,由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心静脉组成。(一)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由主动脉根部发出,沿冠状沟和左、右纵沟伸延,在心肌内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二)心静脉:包括心大、心中和心小静脉。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伴随左、右冠状动脉分布,最后注入右心房的冠状窦,心小静脉分成数支,在冠状沟附近直接开口于右心房。五.心脏的传导系统和神经支配(一)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心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