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口的处理急诊创口的处理急诊医学教研室袁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车祸死亡者约为70万人,受伤者1500万人,即每2秒钟有一人受伤,每50秒钟有一人致死。●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6万~8万人。2009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死亡9.8万人,居世界之首。●交通事故是人类死亡的第五大要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突发病(卒中)和肺炎。交通事故占各种死亡总数的比重最大,约为50%。•美国每年在急诊科要处理1200万有伤口的患者,占急诊总人数的10%•我院3月份急诊外科就诊总人数为1562人,创伤病人936人,其中要处理创口的有305人,占急诊外科就诊总人数的19.5%。所以急诊创口的处理是急诊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创伤(Trauma):是机械性因素所致的损伤,造成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是指皮肤粘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机械性损伤。按皮肤是否完整分:•皮肤擦伤:是外力沿身体表面近乎平行的切线运动,造成皮肤浅层损伤。表现为皮肤擦痕,少量浆液或血液渗出。开放性损伤分类:•切割伤:指锐器如刀、玻璃等切割组织造成的损伤,常可伤及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伤口呈线装、唇状,边缘整齐,出血多。•挫裂伤:为钝器切线作用于人体,使皮肤全层组织撕裂,也可伤及皮下组织。创缘不规则,伴有组织碾压、挤压等损伤。•刺伤:指锐器如尖刀、铁钉、铁棍、木刺等直接刺入人体造成的损伤。表现为伤口小,伤道深,易形成血肿、异物存留及并发感染。•撕脱伤:指外力作用于人体,将皮肤从深层组织撕脱。最常见于手或头皮撕脱伤。表现为皮肤从皮下组织或骨膜下撕裂,伤口出血多。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创口评估•清创术及清创术后处理•特殊部位及特殊类型创口的处理•时间和环境•事件•外力的类型、强弱、受力方向•症状和体征•受伤部位•异物评估•伤后处理过去史及过敏史受伤史受伤史创口检查创口检查•创口部位•创口大小•创口形状•创口边缘•创口污染状况及异物注意无菌操作!•创口部位:头皮、面部、颈部、四肢、手足、会阴部、胸腹部等•创口大小:长度、深度、是否伤及血管、神经、肌腱、骨等重要结构•创口形状:线状、星状、皮瓣、撕裂、复杂创口•创口边缘:整齐、粗糙、不规则•创口污染与异物创口评估的记录创口评估的记录•必须详细如实的记录创口情况,尤其形态特征必须准确描述,必要时可画图表示清创术清创术清创术概念:指用外科技术对伤处进行扩创,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止血和固定等促进创伤愈合的一系列过程。•清创的目的:清除伤处的坏死组织、血块和异物,以清洁伤口,改善血供,减轻水肿,以利伤口愈合。正确的清创术是防止伤口感染、缩短疗程,恢复最大功能和最佳外形的根本保证!•清创术的适应症:8小时以内的开放性伤口。头面部伤口局部血运良好,伤后12小时仍可行清创术。8小时以上其他部位伤口如无明显感染,失活组织不多,(如刀刃伤)如伤员一般情况好,亦应行清创术。冬季,伤口污染轻清创时间也可相对延长。•1.须对伤员进行全面评估,应“先救命,再救伤”。•2.如颅脑、胸、腹部有严重损伤,应先予处理。•3.应用止痛和术前镇静药物。•4.如伤口较大,污染严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5.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清创术前准备:•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全麻清创术的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操作方法:局部浸润麻醉操作方法:•0.25~0.5%利多卡因,一次总量不超过0.5g•使针尖斜面朝向皮肤先注射一小皮丘,然后使针头与皮肤平行向前推进,先推药后进针,逐渐形成一条皮下浸润带。•如创口较长也可从真皮下进针,注药更省力•创面清洗消毒备皮、刷洗伤口周围皮肤冲洗伤口皮肤消毒铺无菌巾清创的基本步骤:清创术应在充分暴露下进行,所以必要时应进行扩创。四肢伤口沿身体长轴进行切开,关节部位作Z或S形切开•扩创与暴露清除失活组织时注意妥善止血,以免形成新的血肿。创口内的异物尽量取出,小的金属异物远离伤道且不影响功能者可予保留。按解剖层次由浅入深分区操作,切忌盲目进行!•失活组织和异物清除:伤口表浅,止血完好,缝合后没有死腔时可不必放置引流物。较深的创口为防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