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的标题——请输入副标题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新理念“妇产科临床使用护理”培训班2014.5.16--5.18认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标志物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抗-HBs)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4、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e)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抗-HBc)什么是“大三阳”?1.HBsAg2.HBsAb(抗-HBs)3.HBeAg4.HBeAb(抗-HBe)5.HBcAb(抗-HBc)什么是“小三阳”?1.HBsAg2.HBsAb(抗-HBs)3.HBeAg4.HBeAb(抗-HBe)5.HBcAb(抗-HBc)1、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2、HBsAb(抗-HBs、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的保护性抗体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病毒已经被清除;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3、HBeAg(e抗原)是间接反映病毒复制的指标HBeAg转阴往往提示了病毒复制减少和病情的好转。4、HBeAb(抗-HBe、e抗体)是一种非保护性抗体HBeAb在血清中出现,常表示HBV复制水平逐渐趋于静息状态。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5、HBcAb(抗-HBc、核心抗体)非保护性抗体感染后最早呈阳性,最晚转阴性HBcAbIgM(+)为现症感染,HBcAbIgG(+)为既往感染。可终身阳性或者弱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乙肝病毒的核心物质和病毒复制的基础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病毒含量越高,传染性越强乙肝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病毒DNA与病情乙肝病毒DNA的多少,只能说明游离在血液中病毒的含量,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但对诊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判断肝脏是否有损伤或损伤的程度应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肝功系列指标和(或)肝活检的结果来综合判断。乙肝病毒前S/S区是决定乙肝表面抗原“程序”编写的部位,病毒为了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发生变异,丢掉病毒最外层的前S蛋白或S蛋白,生产出没穿“外衣”的变异病毒。这种乙肝病毒在感染者的血清内查不出乙肝表面抗原,但仍有小量病毒DNA复制,抗HBc阳性。这种情况就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所说的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变异(1)病毒变异(2)当机体免疫系统奋力向病毒发出攻击时,或在强有力的药物抑制下,病毒有时并不“甘心”失败,前C/C区发生变异,为了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不去制造e抗原或少产生一点e抗原。就会出现HBeAg阴性而HBeAb阳性,但血清HBVDNA仍有复制。只有检测HBVDNA病毒载量才能了解病毒的实际复制情况,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认识乙肝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病原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肝衰竭隐匿型慢性乙肝慢性HBV携带者非活动型HBsAg携带者HBeAg(+)慢性乙肝HBeAg(-)慢性乙肝乙肝病毒的复制在这个过程中,病毒本身除了利用肝脏细胞内的原料复制自己外,病毒本身并不会造成肝脏细胞的损伤。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乙肝携带者血液内的病毒水平很高,而肝功能却一直很正常,肝脏并没有损伤,也不需要治疗。慢性乙肝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分不开的免免疫疫系系统统损伤肝脏本质是人体清除病毒的免疫反应乙肝的自然演变史母婴传播免疫耐受期不识别不攻击免疫清除期:清除与病毒的较力病毒占上风清除力占上风治愈成功复发乙肝母婴传播和阻断THANKS乙肝病毒感染率及母婴传播率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为60%,携带率7.18%。在不采取阻断措施的情况下,表面抗原阳性(单阳)孕妇婴儿40%-50%半年后表面抗原阳性。在不采取阻断措施的情况下,“大三阳”(双阳)孕妇婴儿90%半年后表面抗原阳性。经过联合免疫,可以使90%以上的婴儿避免感染。THANKS母婴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THANKS乙肝母婴传播风险因素母亲乙肝的传染性--病毒载量HBV-DNA载量>1×106为高风险HBV-DNA载量<1×106,>1×103为低风险HBV-DNA载量<1×103为极低风险THANKS母婴传播的三种途径宫内感染占5%-10%产时感染80%-85%生后感染10%-15%THANKS宫内传播的方式生殖细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