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一、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于是入朝见威王朝而往,暮而归B.皆以美于徐公蒙辞以军中多务C.能谤讥于市朝骈死于槽枥之间D.时时而间进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1.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3)今齐地方千里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⑴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二、1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臣之妻私臣私:②能谤讥于市朝谤:③闻寡人之耳者闻:④客之美我者美:14.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5.邹忌认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16.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为什么?(4分)17.邹忌是怎样讽谏齐王的?(4分)四、9.《战国策》一书,是时期由(人名)编辑整理的。(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修八尺有余修:②孰视之孰:③私我也私:④今齐地方千里方:11.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2分)答:12.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2分)答:13.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3分)答:五、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皆以美于徐公于:②时时而间进间: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7.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2分)六、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仔细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蒙蔽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偶然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B.属予作文以记之皆以美于徐公C.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D.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了直言不易的道理。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除弊,并且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C.邹忌对齐威王现身说法,主要为了铲除齐威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比美与进谏写得详,进谏的效果写得略;详得具体生动,略得余味无穷。七、⑴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徐公何能及君也及:徐公来,孰视之一孰: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⑵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而形貌昳丽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B.皆以美于徐公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C.王之蔽甚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D.此所误谓战胜于朝廷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分)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分)八、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B.朝服衣冠服:衣服。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偶尔。D.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3分)A.皆以美于徐公B.欲有求于我也C.能谤议于市朝D.皆朝于齐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B.邹忌“暮寝而思之”的结果表明他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的蒙蔽。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9.翻译文中画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