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约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二.教学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约分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媒体演示并配音:话说猪八戒跟着猴哥,通过分西瓜了解了分数的神奇。今天八戒途径蛋糕店,了不得,这里的蛋糕真是香飘千里。毫不犹豫,八戒买下一个大蛋糕。不行,美味不可独享,怎么也得给师傅留一块。想呀,想呀,八戒想出了这样的四种分法〈出示教材第47页的图案〉,他想把阴影部分的留给师傅。)师:请同学们帮帮八戒,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二)实践探究1、引导发现师:(出示电脑课件例图)谁来说说看,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学生立刻发现:四种分法给师傅的都一样多。师:为什么给师傅都是一样多?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吗?生1:我们可以用4个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1/3、2/6、4/12、8/24。我们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知道这四个分数是相等的,所以4种分法给师傅的都一样多。师:这4个分数之间到底都有怎样的关系?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小组内交流,每人选其中两个分数说一说。)2、明确概念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清楚,八戒知道自己为什么又错了,夸咱们同学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生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了一个相同的数,所以这些分数的大小都不变。生2:我给他补充,是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师:说得非常准确(师用彩粉笔板书),这里的除数都是什么数?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师: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师:还有什么发现?生3:约分后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越来越小,但分数值都相等。师:很好,这是约分的特点,谁来再说一遍?生4:最后一个式子的得数是1/3不能“再往下除了”。师:真好,你观察得非常认真,准确地说1/3不能再约分了。谁知道,为什么不能“再约分了”?生:因为1和3没有公因数。师:回答得真棒。像1/3这样的分数,当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最简分数。同学们,知道吗?我们要求把一个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进行约分,就是要求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也就是说,约分的最后结果应该是什么分数?(评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理解约分的含义。)生:是最简分数。师: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最简分数?(评析:数学概念一定要联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加清楚,不能简单的机械记忆。)3、实践探究师:再看八戒为我们带来的这4个分数,哪个是最简分数?生:这4个数中,1/3分数。师:说说其它的3个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师:现在,请你从3个分数中任选一个进行约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约分的方法。师:请这两个同学来介绍一下约人的过程。生1:我发现8和24有公因数2,8除以2等于4,24除以2等于12,4和12有公因数2,4除以2等于2,12除以2等于6,6和2有公因数2,6除以2等于3,2除以2等于1,所以8/24约分后等于1/3生2:我直接看,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8,直接约分8/24=1/3。(评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不是简单的模仿,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同时为学生提供小组学习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更有助于内向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比较两个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生1:这两个同学都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去除,结果都是1/3。不同的地方,第一种方法,除了好几次,第二种方法只除了1次就行,所以我喜欢第二种方法。师: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可以只除1次?生:因为他求出了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只除了1次就行。师:都这样想吗?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计算准确,不容易错。师: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在约分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评析:不同方法的比较使学生对于约分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但是对于学生的选择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我们认为好的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一定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