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张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子弟。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他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主要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风格流丽清新,写家破人亡之痛,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作者简介: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2、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文雅自修(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订正字音。崇祯毳雾凇沆砀长堤铺毡更定更有此人芥chóngzhēncuìsōnghàngdàngdīzhāngēnggèng优雅展示:jiè文雅自修(二)听读课文,注意把握句子停顿,读准节奏。湖中人鸟声俱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优雅展示:划分下面两个句子的节奏:文雅自修(三)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翻译课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我。俱:都。绝:消失。是:代词,这。惟:只。一:全。而已:罢了。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数词,一个。强:尽力。而:连词,表顺接。其:代词,他们。及:到了。似:像。者:……的人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余挐一小船上下一白一数词,译为“一(叶)”古时夜间计时单位是日更定是金陵人这判断动词是副词,全还文言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数词,译为“一个”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酒杯2、词类活用客此客居(名词作动词)3、通假字:通“桡”,撑船。4、虚词: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更有痴似相公者连词,表顺接。代词,他们。……的人堂清雅评:1、翻译下列几个句子:(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堂清雅评:2、下列选项中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是金陵人B、余挐一小船上下一白C、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E、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二、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是日:惟:更定: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而已:代词,这。只,只有。完了,结束。通“桡”,撑,划。穿着,带着。白气弥漫的样子。语气词,罢了。张岱,年轻时是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张岱喜欢的事是:深深庭院,眼神波俏的丫环,繁花和少年,华丽的衣裳,骏马奔跑的姿态,神奇的灯,烟花在幽蓝的夜空中绽放;还有梨园歌舞,紫檀架上的古物,雪白的手破开金黄的橘子,新绿的茶叶在白水中缓缓展开,这些都是张岱喜欢的事。总之,他喜欢一切的热闹。然而,明清鼎革,张岱国破家亡,流离山野。所存者,唯破床一具,破桌子一张,折腿的古鼎,断弦的琴,几本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