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第3章平面力偶系VIP免费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第3章平面力偶系_第1页
1/38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第3章平面力偶系_第2页
2/38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第3章平面力偶系_第3页
3/38
2-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2–1平面汇交力系§2–2力矩§2–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2–4习题课2-2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的力系。引言①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系②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是其中的特殊情况)③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研究方法:几何法,解析法。例:起重机的挂钩。力系分为: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平面特殊力系:指的是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平行力系。2-3§2-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一、合成的几何法cos2212221FFFFR)180sin(sin1RF2.任意个共点力的合成为力多边形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合力方向由正弦定理:由余弦定理:cos)180cos(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也可用力的三角形来作。2-4结论:即: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FR4321FFFFR在上面几何法求力系的合力中,合力为零意味着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所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0FR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或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等于零2-5FFFXxcosFFFYycos22yxFFF§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X=Fx=F·cos:Y=Fy=F·sin=F·cos2-6二、合力投影定理由图可看出,各分力在x轴和在y轴投影的和分别为:XXXXRx421YYYYYRy4321YRyXRx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即:2-7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xyRRtgXYRRxy11tgtg∴为该力系的汇交点三、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从前述可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为零。即:00YRXRyx为平衡的充要条件,也叫平衡方程2222YXRRRyx0022yxRRR2-8解:①研究AB杆②画出受力图③列平衡方程④解平衡方程0X0Y045coscos0CDASR045sinsin0CDASRP[例]已知P=2kN求SCD,RA由EB=BC=0.4m,312.14.0tgABEB解得:kN24.4tg45cos45sin00PSCDkN16.3cos45cos0CDASR;2-9[例]已知如图P、Q,求平衡时=?地面的反力ND=?解:研究球受力如图,选投影轴列方程为PP-TND3Q60sin2Qsin-Q02由②得060212cos21PPTT由①得0X0Y0cos12TT0Qsin2DNT①②2-10二、力系的平衡1.几何法:该力系的合力为零,即力的多边形自行封闭。2.解析法:0xF0yF[例1]图示杆AB长为l,AC=BC,=45°,F=10N。求:A、B处反力。ABF45°NBF1AF解1:几何法研究AB杆,画受力图,并作力的三角形由正弦定理)90180sin(45sin1FFANFFA9.7410BNFAFF1CO2-11解2:解析法研究AB杆,画受力图ABF45°NBFAF10XF0coscos1FFA0YF0sinsin1FFFBNANFFA9.7410CO2-12①是代数量。)(FMO当F=0或d=0时,=0。)(FMO③是影响转动的独立因素。)(FMO⑤=2⊿AOB=Fd,2倍⊿形面积。)(FMO力对物体可以产生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转动效应--取决于力矩的大小、方向§2-3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2-3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dFFMO)(一、力对点的矩说明:②F↑,d↑转动效应明显。④单位Nm,工程单位kgfm。2-13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即:二、合力矩定理由合力投影定理有:证毕现)()()(21FmFmRmooo[证]niiOOFmRm1)()(od=ob+ocoboAoABFMo2)(1ocoAoACFMo2)(2odoAoADRMo2)(又 2-14[例]已知:如图F、Q、l,求:和解:①用力对点的矩法②应用合力矩定理)(FmO)(Qmosin)(lFdFFmOlQQmo)(ctg)(lFlFFmyxOlQQmo)(2-15[例1]已知a、b、F、。求mA(F)。AFab1F2FB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第3章平面力偶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