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曹操“短歌行”乃汉乐府旧题。乐府依歌声长短有“长歌”和“短歌”之分。短歌的节奏短促,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行”是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王灼《碧鸡漫志》卷一:“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歌:如《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行:如《兵车行》《丽人行》《十五从军行》吟:如《秦中吟》《白头吟》引:如《李凭箜篌引》曲:如《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解题解题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知人善察,唯才是举,实施屯田制,恢复农业生产;“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本诗的本诗的诗眼诗眼是哪一个字?是哪一个字?忧忧忧思难忘忧思难忘何以解忧何以解忧忧从中来忧从中来忧忧时光易逝时光易逝贤才难求贤才难求功业未成功业未成诗人一忧三嗟叹,全诗的基调是否消沉低迷?你怎样理解诗人的忧思?诗人所忧并非个人遭际,而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心忧天下之人对光阴易逝,贤才难求、功业未成的慨叹。忧而不伤,悲而能壮,忧思中流露出共图大业,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巨人式的忧伤!这是巨人式的忧伤!“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诗品》“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文心雕龙》“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建安风骨以俊爽刚健、风骨遒劲而著称,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诗人的忧思悲凉慷慨,深沉宏大,诗诗人的忧思悲凉慷慨,深沉宏大,诗家又是如何表达这一忧思的呢?家又是如何表达这一忧思的呢?继承发扬比兴手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将时间和人生喻为朝露,极言时光流逝之快,韶华殆尽之忧。“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出贤才难得,求贤若渴之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士徘徊观望,无可寄托的境况。所谓用典,即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所谓用典,即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思想。巧用典故巧用典故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名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管子形解》“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易中天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临江仙作者: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