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仓储成本管理知识目标⑴了解仓储成本的含义及特点;⑵理解仓储成本的构成;⑶掌握仓储成本的核算方法。技能目标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仓储成本进行分析;⑵具备对企业仓储成本进行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一节仓储概述一、仓储的概念“仓储”则是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使用物品的行为。仓储在物流体系中是唯一的静态环节。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储备是指储存起来以备急需的物品。储备是有目的地、能动地、主动地储存起来的物品。储备分当年储备、长期储备、战略储备三种。库存包含了储备。所以,在物流系统中,运输和仓储是并列的两大主要功能要素,被称为物流的两个支柱。二、仓储成本的特点1.重要性——微观方面来看,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仓储成本有时可能占用流动资金高达40%—70%,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动,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加强仓储成本的控制对企业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宏观方面来看,仓储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流成本又占国民经济产值的很大部分。据世界银行分析,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美国低于10%,中国估计约为16.7%。如果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约2400多亿人民币,将会给社会和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复杂性——在现代的会计制度下对物流成本的核算缺乏统一的标准。如仓储成本中的仓储保管费用、仓储办公费用、仓储物资的合理损耗等一般计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费用,而不是仓储成本。此外,对于内部所发生的仓储成本有时涉及面广、环节多而无法划归相应科目,因此增加了仓储成本的复杂性。3.效益背反性——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就会引起仓库建设、仓库管理、仓库工作人员工资、存货等费用开支增高,增加了仓储成本。而为了降低仓储成本,减少物流网络中仓库的数目并减少存货,就会增加运输成本。因此要将仓储成本管理纳入整个物流系统,以物流总成本为核心,使整体物流系统的总成本最低,使整个物流系统最优化。二、仓储作用1.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2.仓储是“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来源;3.仓储是使物品的使用价值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手段;4.仓储是调节供应和需求的有效手段。另外仓储可以创造“时间效用”,提高在库物品的价值。在现代物流领域,它起到调节作用,称作“调节阀”。仓储成本概述一、仓储成本的含义仓储成本是指储存、管理、保养、维护物品的相关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所谓仓储成本,指的是在仓储活动中消耗的所有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仓储成本管理的任务是用最低的费用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取得适当数量的存货。仓储及相关成本的构成81.按与仓储活动量关系分类9图图6-16-1仓储成本构成仓储成本构成2.按照仓储成本的形成进行分类:一、仓储持有成本(储存成本)资金占用成本仓储维持成本(仓储空间成本、仓储服务成本、仓储作业成本、仓储风险成本)二、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订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三、缺货成本保险库存的持有成本缺货成本:延期交货、失销、失去客户四、在途库存持有成本1.资金占用成本资金占用成本也称为利息费用或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将购买库存的资金用于其它投资所能实现的收益,属于投资的资金成本。这种成本并不是一种实实在在支出的成本,是仓储成本的隐含费用。2.仓储空间成本这项成本主要包括与仓库有关的租赁、照明、水电费用、设备折旧等。这部分成本会随企业采取的仓储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如果企业利用自有仓库,则大部分仓储维护成本是固定的;如果企业利用公共仓库或租赁仓库,则有关存储的折合成本将直接随库存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一、仓储持有成本(储存成本)3.仓储作业成本仓储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出入库作业;②验货作业;③备货作业;④日常养护作业;⑤装卸搬运作业;⑥流通加工作业。4.仓储服务成本①保险;②税金;5.仓储风险成本仓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丢失、破损、变质、贬值等所引起的成本。(二)订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1、订货成本: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订货的固定成本:与订货次数无关,如常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