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闹钟的装配教案【授课学科】钟【授课教师】【授课安排】星期一【教学课题】机械闹钟的装配【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闹钟组成部件;2.掌握机械闹钟的装配;【教学重点】1.机械闹钟组成部件;2.机械闹钟的装配;【教学难点】机械闹钟的装配;【教学手段】讲授、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提问机械闹钟传动形式复习工作原理。演示机械闹钟工作过程和部件名称(动画)2.引入新课讲授机械闹钟的装配重点祥述一,传动轮系的装配传动轮系的装配俗称"拍机芯"(包括走时、闹时系统)。首先是将前夹板组件平放在专用的坐垫上,按前夹板上各轴孔的位置,先将四轮组件放在中心管的轴孔内。然后,依次将已套好发条的头轮,闹头轮(注意走闹头轮轴挂条钩的旋转方向,必须与走、闹发条的旋紧方向一致,切不可装反,如图10-3所示)。二轮、三轮、擒纵轮及尖齿轮、打锤组件等放在前夹板组件的各轴孔内,最后将后夹板装上。由于走、闹头轮组件,二轮图10-3发条挂钩组件和打锤组件的轴较长,故可先装入,再用摄子轻轻的将尖齿轮轴纳入轴孔内,旋上两只螺母,再将走系各轮送入后夹板轴孔中,方能合紧后夹板。在合紧后夹板时用力不可过重,否则,会出现以下毛病:1.轴孔划出毛刺;2.后夹板上压有凹坑;3.用力过重时,还会将轴颈挤弯,使轴转动不灵活;当后夹板合紧后,还需在以下两点进行检查:1.轻微地推动二轮,走时轮系应传动灵活,不可有显著的噪声和跳动感觉;2.检查各轮轴在夹板内的轴向间隙(也叫窜动或锋头),用镊子轻轻提一下每个齿轮的轴向间隙大小,一般为0.2~0.5mm。最后将夹板螺母拧紧(靠近游丝外桩处的一个螺母暂不拧紧)。一、指针轮系的装配首先将拨针轮压在二轮轴上,压好的拨针轮平面同前夹板平面应相互平行。在轴向极限间隙完全在前夹板一端的情况下,须保0.2-0.4mm的间隙(如图10-4)。然后,依次将各轮套在相应的位置上,并且手指来回转动,以检验配合情况,过轮组件套装在过轮轴上,时轮组件套装在分轮上,并检验其轴和孔的配合间隙和齿轮的啮合情况。再将时轮压簧套在时轮管上,将时轮压板的中心孔套入时轮管后,用M3螺钉将时轮压板紧固在前夹板上。注意时轮压板的中心孔与时轮管外径的不对称度不能超过2:1的比例。同时,须检验一下时轮压簧的弹力是否适宜。二、组件的装配在装配擒纵叉组件之前,首先旋紧走发条,对走系和指针轮系放擒(也叫跑弦),以检验其轮系啮合情况,如有特殊噪声,应进行检验。然后用手指将后夹板(靠近游丝外桩处)抬起,用镊子钳将擒纵叉组件的轴颈装入前夹板的擒纵叉轴孔内。在安装擒纵叉组件时应将擒纵销靠在擒纵轮的根圆上,不可将擒纵销插入擒纵轮的花挡内。擒纵叉与夹板的轴向间隙为0.2一0.4mm。将夹板螺母拧紧后,上紧走发条,用镊子钳拨动擒纵叉头部数次,如擒纵销能很好地引入到擒纵轮根部,则证明轮系运动情况良好。三、闹轮和对闹轴组件的装配在安装闹轮和对闹轴组件之前,首先应调整好使起闹簧的长孔和夹板上的对闹轴孔对准和起闹簧头部高度约9mm。然后,将闹轮组件套在闹轴上,再将对闹轴通过起闹簧长孔和前夹板的对闹轴孔后,将对闹轴垫圈套装在对闹轴上,再穿过后夹板的对闹轴孔,装上对闹轴弹策,旋紧对闹轴螺母和旋上对闹匙,并旋转一圈,以检验对闹轴弹簧的弹性力是否松紧适宜(如图10—5)。因弹性力太差会造成:“跟针”。图10-5安装闹轮和对闹轴组件四、发音机构(闹系)调整在调整发音机构(闹系)时,首先要旋紧闹发条,并转动对闹轴,找出起闹点(即闹轮上的图10-4拨针轮间隙凸起进入对闹面轴套的缺口处),然后将闹卡子两卡瓦放过尖齿轮一齿,铃锤摆动的幅度一般应在5.5—7.5mm范围内(见图10-6A处)。尖齿轮回转一周其摆动幅度应基本一致,而且运转要流畅,不可有顶齿和漏齿现象。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调整两卡瓦和闹卡子与尖齿轮的中心距。调整打锤杆,使打锤杆前后摆动的角度应处在起闹簧头部的中间(见图10—6B处)。为保证销锁范围为10.5h,因此,调整打锤杆与起闹簧头部的距离为0.3mm左右即可。一般控制分针转过1/4——11/4圈内停闹。发音机构全部调整好后,应轻微的转动闹头轮,使打锤组件应能灵活起跳,推入打锤杆组件在15~20S以内应止闹。同时,在装背铃工序时还应调整铃锤和背铃之间的距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