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VIP免费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_第1页
1/4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_第2页
2/4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_第3页
3/4
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专辑N资源张彦英: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协调发展Specialedition652013.08NaturalResourceEconomicsofChina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李华姣/安海忠(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2.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1991到2012年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文献进行研究。通过搜索CNKI以及SCI和SSCI数据库,共检索并筛选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论文978篇(其中CNKI文献857篇,SCI、SSCI文献121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综合分析国内外承载力文献所构建和使用的模型和评价方法,其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从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主要是以生态足迹法为主,今后,结合实际研究对象的特点,要充分运用数学、系统理论、动力学、计算机科学、计量经济学、环境学等理论,逐步建立完善的、动态的、准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模型。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承载力模型;评价方法;内容分析法;国内外中图分类号:F062.1;F06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6995(2013)08-0065-04“承载力”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80-1885年[1]。承载力概念的引入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提供了一个集物理、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等于一体的综合框架[2]。国内学者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资源承载力[3]和环境承载力[4]的相关研究。21世纪初期,国内的研究视角才逐步转移到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研究[5]。此后十多年,受到了大量的关注,社会各界学者开始对人口、生态、土地、水资源、旅游等各类要素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分析和评价。在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分析和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文献都构建或使用了一种或多种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文献所构建和使用的模型和评价方法,并探寻国内外的研究特点和趋势,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991到2012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通过搜索清华同方CNKI全文数据库以及Webof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XPANDED)和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SSCI)数据库,共检索得到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论文1527篇(其中CNKI文献1325篇,SCI、SSCI文献202篇),经筛选后,确定选取其中的978篇论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CNKI857篇,SC/SSCI121篇)。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承载力文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研究范式以实证研究为主,其中大部分文献是基于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文献综述、数据统计、实验、GIS、模拟仿真等研究方法,以某一国家或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评价方法,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承载力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生态足迹法(ecologicalfootprint)、能值分析法(emergyanalysis)、AHP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DEMATEL方法、信息熵法、基于动态的反应法(dynamic-basedapproach)、灰色妥协规划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时间序列(TimeSeries)等,以及在以上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综合使用,如表1所示。“生态足迹法”是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和评价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参见图1)。“生态足迹”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属哥伦比亚学院WilliamRees教授及其学生提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进和发展[6]。生态足迹通常被定义为特定人口数量提供持续的支持所需要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空间总量。与承载力概念不同的是,生态足迹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将给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物理收稿日期:2013-07-05▲作者简介:李华姣(1986-),女,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服务、系统分析、项目管理等。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专辑Specialedition662013.08NaturalResourceEconomicsofChina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值是“某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产品或劳务形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投入应用的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