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南山九年级科学备考复习(实验探究)台州市近五年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2007年1.某同学为验证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一些结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烧瓶中的溶液pH大于7,均含适量的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环境下遇氧气会由元色变褐色。请回答:(1)金鱼藻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金鱼藻属。(2)如果要研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应选用两个烧瓶进行对照。一段时间后,号瓶最先变褐色。(3)如果本实验不加指示剂,为判断光合作用是否进行,还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2.小妍发现水池中的喷水器(如图l)喷水时竟自动旋转,旋转方向与出水方向相反。仔细观察后,她决定进一步探究影响喷水器旋转速度的因素。于是,她用易拉罐进行模拟实验,步骤如下:①用细线系住中心拉环,然后用小号铁钉在离罐底0.5厘米的罐体上斜打一个孔,使罐中水能如图(2)所示方向喷出。②把罐子浸入水中,灌满水后,快速提离水面,记下罐子在10秒内旋转的圈数,此时罐中仍有水。③在离罐底0.5厘米的罐体上改变斜孑L的数目,重复实验步骤②,并把结果记录于右表。请回答:(1)由本实验可知,喷水器出水孔越多,旋转的速度。实验次数123钉子型号小号小号小号孔的数目12310秒内转的圈数151820(2)小妍又猜测,喷水器旋转的速度可能与出水孔的大小有关。于是,她又另取了几只易拉罐,以及几枚粗细不同的小、中、大号铁钉。请补填下表中“孔的数目”、“钉子型号”两行,完成实验记录表的设计。(3)若还要验证喷水器旋转的速度与出水孔处水的压强有关,请简述操作方法。实验次数123孔的数目钉子型号10秒内转的圈数黄冈南山九年级科学备考复习(实验探究)3.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燃煤约占70%,它是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1)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选填序号:①酸雨;②粉尘污染;③白色污染;④温室效应;⑤水体富营养化)。(2)为验证煤炭中含有硫,大家进行了以下活动:查阅资料:“S02能使KMnO4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该化学方程式中的最后一个化学式因资料污损而模糊不全,请推测其化学式为;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化合价从反应前的+4价变为反应后的价。方案设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经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装置②处存在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是。(3)盐通常由离子构成,如:KMnO4由K+和MnO4-构成。请根据(2)中查阅的资料推测,KMnO4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它含有(填离子符号)。4.取一根火柴,在火柴头处缠绕上细铜丝,放人盛水大可乐瓶中,使火柴恰能直立,刚好浸没水中,如图所示。然后,盖上瓶盖,用手挤压瓶体,火柴下沉;松开手后,火柴又上浮。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解释l:手挤压瓶体,水的密度变大,火柴下沉;松手时,水的密度减小,火柴上浮。解释2:手挤压瓶体,水中压强增大,对火柴向下的压力也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解释3:木材做成的火柴梗会吸水,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吸水速度会很慢,达到接近饱和的状态。手挤压瓶体,水中压强增大,火柴梗又开始吸水,重力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1)经过讨论,同学们马上否定了“解释l".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2)接着,小柯做了以下实验:另取一根火柴,使其表面裹上一层防渗水的石蜡,重复上述实验。他试图验证上述的哪个解释?。如果所验证的解释正确,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2008年5.生态学家确定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一般有3种:直接观察法:逐一统计某一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间接观察法:通过比生物自身更容易观察的痕迹或标记估计生物数量,如通过寻找某个区域内侮燕的窝巢数来估测海燕个数。取样法:通过在一个小区域内统计生物的数量(一个样本),再乘以倍数,即可确定一个较大区域内生物种群的数量。如果你是一位大兴安岭科考队员,要调查整个大兴安岭落叶松的种群数量;你将采用法,理由是。6.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人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