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单元训练二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实验与其所用试剂搭配错误的是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B.在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实验中,使用乙醇提取色素C.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染色液为健那绿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2.取洋葱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甲基绿毗罗红染色剂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毗罗红能促进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C.染色时间越长,观察效果越好D.该实验的结论是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②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A.①④⑤B.①④⑤⑥C.⑤⑥D.②③④⑤⑥4.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的蛙心脏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时,蛙心脏不能维持收缩;用含有少量钙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钙盐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D.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5.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大豆种子萌发至幼苗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纵标)数量变化的是A.aB.bC.cD.d6.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B.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橘黄色C.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D.卵清蛋白、苏丹Ⅳ染液、红色7.下列关于糖类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现配现用B.所用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C.所用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D.使用的都是碱性环境中的CuSO48.在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能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蛋白质分子,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9.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分布,从而推知RNA的分布B.单独利用毗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的分布C.利用甲基绿和毗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说明DNA和RNA的分布10.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毗罗红使RNA呈现红色。下列与毗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法相似的是A.碘液B.双缩脲试剂C.斐林试剂D.苏丹Ⅲ染液11.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A.12800B.12544C.11036D.1228812.经分析,某一有机小分子样品含有C、H、O、N等元素,该分子很可能是A.氨基酸B.磷脂C.核苷酸D.蛋白质13.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右图判断下列被标记部位组合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4.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至少含有5个羧基B.洋葱根尖细胞通过细胞膜吸收K+至少需要两种蛋白质C.一个葡萄糖分子参与呼吸作用被氧化至少产生两分子二氧化碳D.一个由200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初步水解最多形成四种脱氧核苷酸15.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A、B两种有机物,细胞中A的含量大于B,用胃液处理,A分解而B不变,分析其化学成分,A含有化学元素S和N,B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对碘都没有反应,分析其来源,A位于细胞膜上,而B不在细胞膜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属于蛋白质B.B属于核酸C.A可能是载体D.B属于酶16.生命的两种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在结构上都具有特异性,下列哪项叙述和分子特异性无关A.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