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批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DesingCriticism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二、课程目标(一)课程介绍课程代码ARDT2288授课对象艺术设计学学时36设计批评是设计学的专业课程,是站在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对设计主体、环境、技术、艺术、材料等有关设计的本质、本体和价值意义等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对设计物与人、社会、环境等形成的多重关系进行理解、描述、判断、阐释和评价。(二)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艺术设计学专业本科生学生初步了解设计批评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批评的意识、特点、内容、方法、路径等问题。使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视点上观看设计历史和设计现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设计批评的目的、意义、价值等基本问题2、了解西方设计批评的历史和重要批评理论;了解国内设计批评发展现状3、了解设计批评的基本范式和内容、方法、路径等4、掌握设计批评的文章写作的基本形式。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毕业要求指标点5-1在扎实的理论基课程目标对应关系说明使学生了解设计教学目标1毕业要求:站在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以及其他相关设计学课程基础之上,对设计主体、环境、技术、艺术、材料等有关设计的本质、本体和价值意义等做一定的理论思考,对设计物与人、社会、环境等形成的多重关系进行理解、描述、判断、阐释和评价。使学生在毕业础与适当的实践基础上,通过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市场与管理、设计批评以及部分设计实践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设计有比较完整而全面的认识,并能在理论意义上,对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为学术深造打下基础。批评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当代设计批评的特点等基本问题。了解西方设计批评的历史和重要批评理论;了解国内设计批评发展现状,明确设计批评的目标。了解设计批评的基本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范式和内容、方法、路径等问题,并能对时,能够具备较好的设计欣赏、分析和判断能力,并能拥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批评性文章的写作能力。毕业后既可以继续设计学专业的深造,也可以在与设计相关的企业、文化、市场等部门或行业从事研究、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工作。5-2具备在与设计相关的部门、行业、市场等方面的研究、管理、营销策划以及设计实践等工作。设计价值中所包含的主体、环境、技术、艺术、材料等条件、因素以及设计物与人、社会、环境等形成的多重关系进行理解、分析、判断和评价。通过对设计现象的观察和设计案例的调研教学目标4和分析,以批评的眼光对设计做价值判断,并基本掌握批评文章的写作方法。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从批评到设计批评课时:3课时(一)教学内容:从批评的产生到设计批评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批评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当代设计批评的特点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二)教学要点:设计批评的概念;设计批评的问题意识;设计批评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课堂思考题:1.什么是批评?2.设计批评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第二章设计批评的历史和现状课时:3课时(一)教学内容:西方设计批评的发展历程及重要的批评文献;中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与设计批评的产生和发展。(二)教学要点: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理论的学科关系;西方设计批评与现代设计发展状况的关系;国内设计批评现状。课堂思考题:1.西方现代设计发展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批评文献?2.国内设计批评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第三章、设计的文批评范式课时:3课时(一)教学内容:对“设计文化”的解析;对设计文化批评范式的理解;设计文化批评的主要内容。对设计与生活水准关系的讨论;(二)教学要点:设计作为文化载体、表征和传播手段。设计与生活水准的关系和衡量标准。从设计文化的建构角度观察当代设计现象与存在的问题。课堂思考题:1.什么是范式?2.什么是设计文化?3.设计文化批评的路径主要有哪些?第四章设计的社会批评范式课时:3课时(一)教学内容:设计的社会角色解析;设计社会批评的主要内容;社会批评的方法和路径。(二)教学要点:设计的社会功能以及设计的社会角色解析;设计与现实社会制度的关系;设计的群体性特征,设计与社会分层。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