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节日的诗歌课件CONTENTS•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01春节春节简介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通常有祭祀祖先、贴春联、吃团圆饭、放烟花爆竹等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也被称为“年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被认为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象征着吉祥、团圆、和谐、幸福和富裕。春节诗歌赏析《元日》-王安石(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诗歌赏析《田家元日》-孟浩然(唐)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春节诗歌赏析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宋)春节诗歌赏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春节习俗介绍贴春联在春节前要贴春联、年画和门神等物品,以示祝福和祈福。吃团圆饭除夕夜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团圆和和谐。放烟花爆竹春节期间人们会放烟花爆竹来驱逐瘟神和迎接新的一年。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拜访亲戚朋友,互相拜年祝福,表达新年的祝福和问候。02清明节清明节简介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清明节诗歌赏析《清明》-唐代·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清明夜》-唐代·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清明节诗歌赏析01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02这首诗描述了清明夜晚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节习俗介绍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献上鲜花、纸钱等物品,并祭拜祖先。踏青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会到公园、山野、湖畔等地踏青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会折下嫩绿的柳枝,戴在头上或挂在门前,寓意着迎接春天的到来。03端午节端午节简介起源端午节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历史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别名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等。端午节诗歌赏析《端午》-文秀内容: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各勤耕。0102赏析:描述了端午节时村庄儿女辛勤劳动《乙卯重五诗》-陆游0304的场景。内容: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赏析:描绘了端午节时山村的美景。0506端午节习俗介绍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期间的传统食品,由糯米、芦苇叶等材料制成,寓意着团圆和丰收。赛龙舟端午节期间赛龙舟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象征着团结和勇气。挂艾草、菖蒲人们会在家中挂上艾草和菖蒲,寓意着驱邪保平安。04中秋节中秋节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象征着团圆和美好。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赏月、吃月饼、家庭聚会,以及欣赏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歌赋。中秋节诗歌赏析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此词通过问天的方式,对中秋节进行赞美和感慨。上片写月下饮酒,由月生到月落,既写出自然景色,也写出作者的心境。下片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最后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美好的祝愿。中秋节诗歌赏析2.《十五夜望月》-王建此诗通过对中秋夜晚的景色进行描绘,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首句写景,烘托中秋夜晚的氛围;次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中秋之月的特点;后两句抒情,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中秋节习俗介绍•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之外,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比如,在广东潮汕地区,人们会通过“烧塔”来庆祝中秋节,象征着团结和希望。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通过“舞龙”来驱赶邪灵,祈求平安和丰收。此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