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实现方法孙一民!侯林!揭萍!唐成虹(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9江苏省南京市210003)摘要I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已成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必要功能#文中阐述了一种在监控后台用脚本语言编写五防规则!在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安装脚本弓擎!下装五防规则库到装置!从而实现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的方法#详细描述了脚本语言和脚本编译器的设计方法!在监控后台实现五防规则的编译和安全测试#关键词I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五防规则$脚本语言$脚本弓擎中图分类号ITM764$TM774收稿日期%2005-10-31$修回日期%2006-01-23#引言[1-2]五防功能因为关系到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一次设备和检修人员的安全9已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o为了有效防范电气设备误操作引发的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9我国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电气设备五防的要求9并以法规形式规定了电气防误的管理\设计和使用原则o防误装置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I凡有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9均应装设防误装置和相应的防误电气闭锁回路9并明确规定110kV及以上电压畴级的电气设备应优先采用电气防误联锁的设计原则o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向现代紧凑型方向发展[1]o现代紧凑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集成可分为间隔层和站控层2个层次o间隔层的集成是构筑一个通用的硬件和软件平台9面向间隔内的控制\保护\监视\操作闭锁\诊断和计量畴功能集成在这个通用平台上o通用的软件平台指的是在多功能硬件装置内建立统一的数据输入及数据库和功能软件9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和功能协调优化9这样9原来间隔内必须执行的功能将不再配置专用的硬件装置o站控层的集成是将自动化需要在站控层处理的各个功能通过站内通信网络组合在统一的系统中9这样9原来面向不同任务的分隔系统和多个通信网络就不再需要9从而简化了网络结构和通信协议o这种简化的网络结构和通信协议为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o目前9一次设备也在向不断智能化的方向发展oSF6断路器的操作能量已减少到最初的20%9并有望进一步减少到10%o操作能量的大幅度减少将断路器的断开与闭合操作由电力电子和微机组成的控制装置执行o实现间隔内自动闭锁和五防功能9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已成为集成开关设备系统智能化的重要表现之一o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也对保护测控装置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在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中实现防误操作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需要o在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中实现防误操作9必然会遇到以下间题I①如何建立五防规则库;②如何验证五防规则库;③如何配置五防联锁装置信息;④如何管理五防规则库o对监控后台而言9这4个间题不难解决9但在只有简单液晶显示界面和少量功能键键盘的保护测控装置中解决这些间题就变得较为困难o本文阐述了ISA系列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的实现方法o系统方案设计[3-5]变电站五防功能的实现方法经历了机械防误\电气防误和微机防误3个阶段o现在普遍应用的系统模式主要由机械锁\电气锁\电脑钥匙和五防主机构成9没有在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中配置任何五防功能o在变电站集控中心或调度远方操作变电站断路器和电动刀闸时9如果远方操作员站没有五防闭锁功能9将很容易引起误操作o此外9在站层监控实时数据库中9变电站开关和刀闸畴操作机构的位置信息需经历多个通信环节的影响9很难始终保持较高的实时性o在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中实现防误操作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实时性9因为站层监控实时库的数据来源于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o在间隔层再加一级防护措施将更安全\可靠9前提是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CPU负载低9通信速率高9现场总线具有足够的带宽并支持全双工通信模式(保证实时响应速18第30卷第11期2006年6月10日Vol.30No.11June1092006度)o图1为有关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实现的流程图o图l五防规则配置流程Fig.lFlowchartofproofrnlesconfignration通过监控后台配置工具建立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的五防规则库的方法直观\方便\易于管理9但如何使装置程序识别规则并独立进行规则校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点o另一个难点是在变电站自动化项目的调试阶段如何高效地验证规则的正确性o这些间题的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