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2014-5)VIP免费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2014-5)_第1页
1/62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2014-5)_第2页
2/62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2014-5)_第3页
3/62
24/12/251/62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24/12/252/62徐纪茹E.mail:xujiru@mail.xjtu.edu.cnTel:82657814(O)/13227711625Office:微免楼21924/12/253/62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24/12/254/62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24/12/255/62五年制大课讲授目录五年制大课讲授目录绪论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第三章噬菌体24/12/256/62第四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第五章细菌的耐药性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24/12/257/62第八章球菌第九章肠杆菌科第十章弧菌属第十一章螺杆菌属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第十四章嗜血杆菌属24/12/258/62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第十六章其他细菌第十七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第十八章支原体第十九章立克次体第二十章衣原体第二十一章螺旋体24/12/259/62第二篇病毒学第二十二章病毒的基本性状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二十四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二十五章呼吸道病毒24/12/2510/62第二十六章肠道病毒第二十七章急性胃肠炎病毒第二十八章肝炎病毒第二十九章虫媒病毒第三十章出血热病毒第三十一章疱疹病毒24/12/2511/62第三十二章逆转录病毒第三十三章其他病毒第三十四章朊粒第三篇真菌学第三十六章真菌学总论第三十七章主要病原性真菌24/12/2512/62绪论绪论第一节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乃至数万倍才能观察的微小生物。24/12/2513/62二、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1.非细胞型:无细胞结构,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如:病毒;2.原核细胞型:有原始的核,细胞器不完善,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有完整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如:真菌。分布非常广泛24/12/2514/62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和必要的。1.维持氮、碳循环,保证自然界食物链形成;2.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3.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材料或模型,基因工程技术中使用更加广泛。24/12/2515/62四、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1.正常菌群(normalflora):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细菌。2.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寄生部位改变时才导致疾病的微生物。3.病原微生物(pathogen):可引起人或动植物发生疾病微生物。24/12/2516/62第二节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代谢、遗传与变异及其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的相互关系。24/12/2517/62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24/12/2518/62Experiencephase经验时期Experimentalphase实验时期Modernphase现代微生物学时期第三节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24/12/2519/62Experiencephase24/12/2520/62Experimentalphase微生物的发现免疫学的兴起化学治疗和抗生素的发明24/12/2521/62•列文虎克(1632-1723)发现微生物的第一人;•巴斯德(1822-1895)开创了微生物的生理学时代,发现发酵与腐败均由微生物引起;•李斯特(1827-1912)创建了外科无菌手术;24/12/2522/6224/12/2523/6224/12/2524/62•郭霍(1843-1910)在确认传染病的病原菌方面做出卓越贡献;①发明固体培养基,可做细菌纯培养;②建立细菌染色方法;③动物实验;均有利于鉴别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24/12/2525/62确定新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标准确定新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标准——郭霍法则:郭霍法则:①所有病例中存在相同的病原微生物;②必须从感染病例中分离培养出可疑病原微生物;③将该微生物接种健康动物,可引起相同症状;④从感染动物体内分离出同样的病原微生物。24/12/2526/62•伊凡诺夫斯基(1864-1920)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1892年);•琴纳(1749-1823)第一次采用牛痘预防天花;•弗来明(1881-1955)1928年发现青霉素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2014-5)

黄金阁书苑+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学事业,对互联网知识分享很感兴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