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5章第2、3节(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年南京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A.能量流动的单向性是因为动物的食性一般不能逆转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C.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供应就可以长期维持正常功能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生物的呼吸消耗和资源利用率不高【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是食物关系不可逆转,递减的原因与呼吸消耗、利用不充分有关。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都需要太阳能,任何一个密闭的生态系统不能够完成物质循环。【答案】C2.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能量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解析】从生物的个体数来看,一棵大树上可能有成百上千个昆虫生活着;但是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一棵大树的总能量要比成百上千个昆虫的总能量多很多。【答案】C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B.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全部能量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内的能量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解析】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全部能量,并不是被其同化的能量,因为被它吃了的植物,并没有全部被消化吸收,只有被消化吸收了的能量才是被同化了的能量。【答案】C4.如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的是()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将会崩溃C.B摄入的能量即为B的同化量D.A的能量大于B、C、D之和【解析】B摄入的能量多于B的同化量,因为B摄入的能量中有些并没有被吸收而随粪便排出体外。【答案】C5.(年杭州模拟)假如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少【解析】能量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c种群数量增加,d种群数量增加;按照能量最多以20%传递,则m1≥5m2时,整个食物链才能维持;所有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总量一定比所有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小,而不是单个个体。【答案】D6.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解析】分解者的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南极分解者很少,所以必须把废物带离南极。【答案】B7.(年高考专家原创卷)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A.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B.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答案】B8.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鸟要使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xa+10xB.y≤20xa+5xC.y≥20xa+5xD.y≥100xa+10x【解析】根据能量流动效率为10%~20%,如果能量流动效率为20%,则y为:xa/20%/20%+x(1-a)/20%=20xa+5x;如果能量流动效率为10%,则y为xa/10%/10%+x(1-a)/10%=90xa+10x;所以20xa+5x≤y≤90xa+10x。【答案】C9.(年杭州质检)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