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呼吸内科魏玮病例简介患者男,41岁,于三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干咳,无胸闷气促,无晕厥,无胸痛等不适。当时予止咳治疗后干咳进一步加重,伴胸闷气促,并出现剧烈咳嗽后晕厥,晕厥时意识不清,无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等不适,晕厥持续10秒到一分钟后立即清醒,清醒后无头痛、乏力等。此后患者又出现咳嗽晕厥,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哮喘?”收住入院。诊疗计划:1、二级护理2、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3、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主要内容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标准并发症治疗由于哮喘和医生的束手无策而死于维也纳贝多芬1770-1827概述哮喘: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患者已达3亿发病率和疾病严重度在上升每年死亡180000患者医疗资源的占用与花费很高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反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引起气道不用程度的可逆性阻塞。定义哮喘的本质--此“炎”非彼“炎”非特异性变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抗炎治疗特异性炎症:红,肿,热,痛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抗生素为主的抗感染治疗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遗传哮喘患儿双亲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亲属患病率高环境因素吸入物∶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SO2感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食物∶如鱼、虾蟹、蛋、牛奶药物∶心得安、阿司匹林气候变化、运动粘液分泌过多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抗原Th2细胞血管扩张新血管形成血浆渗出水肿形成中性粒细胞粘液栓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平滑肌收缩肥大/增生胆碱能反射上皮脱落上皮纤维化感觉神经激活神经激活哮喘的现代观点哮喘的现代观点速发性哮喘反应(immediateasthmaticreaction,IAR)15~30分钟达到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迟发性哮喘反应(lateasthmaticreaction,LAT)数10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Acuteonchronicinflammation慢性炎症结构改变急性炎症发作激素疗效反应时间哮喘炎症发展过程哮喘炎症发展过程BarnesPJ急性炎症慢性炎症气道重塑支气管收缩黏膜水肿气道分泌增多增加炎症细胞数量上皮损伤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外基质气道狭窄症状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气道可逆性哮喘恶化/加重临床表现一、症状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缓解后如同常人咳嗽变应性哮喘患者可无喘息二、体格检查广泛呼气性哮鸣音呼气音延长轻度或非常严重时可不出现实验室和其它检查1、血液检查2、痰液检查3、呼吸功能检查FEV1、FEV1/FVC%、PEF均减少,缓解期可恢复正常4、动脉血气分析5、胸部X线检查6、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剌激、病毒感染、运动等有关2.可闻哮鸣音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4.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5.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诊断并发症气胸、纵膈气肿、肺不张、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肺源性心脏病治疗脱离变应原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治疗长期治疗免疫疗法常用药物治疗(一)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变态反应炎症的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1.吸入给药:局部抗炎作用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少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表表44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剂量高低与互换关系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剂量高低与互换关系>500>500250250~~500500100100~~250250丙酸氟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800>800400400~~800800200200~~400400布地奈德布地奈德>1000>1000500500~~10001000200200~~500500二丙酸倍氯米松二丙酸倍氯米松高剂量(高剂量(μμgg))中剂量(中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