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护理评估心血管系统护理评估目标•说出心率和心律的区别。掌握心脏正常起搏点。•掌握正常心律心电图特征。•掌握心源性水肿的特点和分度。•掌握测量脉搏、血压的注意事项。•熟悉颈静脉怒张的意义。•熟悉常用的动脉搏动点体表位置。•掌握心绞痛的特点心脏(血泵的作用)动脉(导血离心的管道)心血管系统静脉(导血入心的管道)毛细血管(连接最小A和V)心率•心率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平静时每分钟60到100次。。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心率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心律就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健康的心律应该是十分均匀的心跳的节奏。•正常人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频率为60~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律;心脏的自动节律性使其能以一定频率、有节律地搏动。心律•正常的规则的心搏冲动发自窦房结,传导到心房和心室引起心脏搏动。窦房结的自律活动在体内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常心律的心电图特征:•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秒测脉搏(一)目的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二)实施要点(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者桌面。(2)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3)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测脉搏(三)注意事项1.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2.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常见动脉搏动点的体表位置颈动脉-在甲状软骨的两侧腘动脉-腘窝中部足背动脉--在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接中点,拇长伸肌腱外侧在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接中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常见动脉搏动点的体表位置肱动脉-肘窝上方,肱二头肌内侧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桡腕关节(中医把脉处)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常见动脉搏动点的体表位置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的程度•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凹陷,平复较快。•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膝关节以下。•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心源性水肿•特点:早期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用指端加压水肿部位,局部出现凹陷。•病人诉:手脚肿,手表、戒指变紧。•常在下午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减轻或消失。•尿量减少,体重增加。颈静脉怒张颈静脉怒张•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不显露,平卧位时稍见充盈,但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2/3处,若超过上述水平或半卧位45度时,颈静脉充盈、胀大、饱满则称颈静脉怒张,表明静脉压增高,为不正常现象。•颈静脉是右心房的压力计,它可以反映右心房压力变化及容量变化。由于右侧颈静脉较左侧颈静脉为短,并且为上腔静脉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