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依据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特编制本施工方案.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3、《软地基深层搅拌桩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JGJ-20-99);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2002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与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10、《君悦楼工程勘察报告》;11、本工程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第二章概述2。1工程概况拟建君悦楼工程场地位于清远市新城区南大街南侧,农商街北侧,永安北路西侧.其东、南西和北面为2~8层混合结构或框架结构民宅,周边民宅多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拟建商住楼边角离民宅大多为9~12m,只2#楼西北部(NOPQ段)民居离基坑较近,约3m。现场地交通较方便,地势较平坦,周边管网少,但周边建筑密集.拟建场地为不规则棱形,近西南-东北方向摆布,规划总用地面积2683。145㎡,拟建一栋三座11。5层建筑,建筑基底面积为956.17㎡,总建筑面积为12579.96㎡,地下室面积1467㎡,基坑底面积约1800㎡,周长约210m,设计地坪标高±0。00m=16。50m(黄海高程)。拟建场地原地貌为属北江河南岸冲积一级阶地。经人工地填平为停车场,地势平坦,现地面标高约15.00m,基坑底标高为11.50(-5.00)m,根据现场情况,基坑还需开挖深度约为3。50m。本基坑2#楼西北部(NOPQ段)建筑离基坑较近,安全性等级一级,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级;其余安全性和变形控制等级均为二级.虽然本基坑挖深约3。50m,但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保护周边设施,对其进行基坑支护。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2。2。1场地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成果,本场地北部约100m为北江河,自东向西流过,地貌为属北江河冲积一级阶地.地地地势平担,现地面标高约为15。0m。(一)根据钻探、标贯、土工、岩石等试验及地质鉴别,场地岩土层结构及特征自上而下划分并描述如下(只摘录基坑影响范围内土层):层1—1杂填土(ml):中~厚层状分布于场地的表层,层厚0。70~3.40m,平均层厚1.9lm。灰黄、灰黑、黑色,土质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混少许碎砖、砂砾等建筑垃圾,近年填积,未完成自重固结。层1-2粉土(al):分布于场地东北角之1#、2#钻孔和西北角之5#钻孔,与1-2a中砂层处同一层面,层厚3.90~6。50m,平均5。64m。灰黄、黄色,成份为中砂为主,大量粉细砂,少量粗砂,松散状。层1—3粉质粘土(al):巨厚层状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6。70~11.90m,2平均层厚9。45m。灰黄、灰黑、黄灰色,主要由粘粒为主,少量粉质,含有机质,局部夹少许黑色的腐植物碎悄,呈可塑状。(二)场地特殊性岩土主要表现为:1、地表颁布杂填土(层1—1),工程性能差,成分复杂,开挖基坑时,在上层滞水的作用下,其自稳性差;2、粉土(层1—2)和中砂(层1—2a),分布于杂填土下,透水性好,基坑开挖时易随地下水流动,形成流砂,影响周边建筑安全。2。2。2场地水文地质特征本场地地下水主要表现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存在浅层层1—2(层1-2a)、层1—5和深层层2-1中,中间有弱~微透水层隔断,地下水主要受横向补给。深层含水层与现北江河有水力联系,补给丰富。对本基坑影响较大的为浅层潜水,未做处理时,基坑开挖易造成坑壁流砂等现象,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基坑坍塌,危害周边建筑.第三章基坑支护方案设计3。1场地周边环境特点1、本基坑工程位于繁华的商业及居住地带,周边紧邻住宅小区。四周离民宅多为9~12m(除西北部距民居最近处为3。0m外)。民居为2~8层混合结构或框架结构.场地外人流、车流量大,对交通组织和环境保护、文明施工要求较高。2、基坑开挖面积不大,但土方大开挖后,基坑周边几乎没有施工场地,转角有斜撑,给挖土和垂直运输等带来些许不便.3、基坑距离周边局部原有建筑物较近,在基坑开挖和进行支撑凿除作业3时,存在一定的危险,须对基坑的各项参数进行观测,并组织好抢险措施。整体上看,基坑四侧均距离既有民居建筑物较近,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