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3)能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在读中感悟,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难点: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培养学生感悟、想象能力,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节选《火烧圆明园》的录象。2、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情景创设法、读中感悟法等。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激发情感。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毁灭”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初感圆明园。1、指名读课文2、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课件示本课字词)3、说说课文写了些什么?4、课文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齐读第一自然段5、理解“不可估量”三、走进圆明园,再现昔日辉煌。1、圆明园里到底有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已经为你们打开了大门。快去找找吧!(学生活动)2、小组交流。3、汇报:(园子有什么?)(1)、有三个大园和许多小园。(这三个大园和许多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出示图片,理解众星拱月的布局。师:当时世界上有这么大,园子这么多的园林吗?真是独一无二啊!而它就在我们中国,你会感到——(高兴、骄傲、自豪地说:圆明园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2)、有许多特色建筑物。(圆明园还有什么?)出示句子: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理解: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品读句子:(男、女生赛读)学生勾画出各种特色的建筑物并在小组交流。背一背你们想不想进去游览一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图片。(图片展示)齐读感受: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3)、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圆明园还有什么?)齐读: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图片展示)师:课文有没有列举一样具体的文物呢?没有,真是一个遗憾啊!你能当一回小作者吗?列举一两件文物,让大家饱饱眼福好吗?请你用上这个句式:圆明园里不仅有(),还有()。四、小结。可惜啊,可恨啊,我们刚才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只能在梦中相见了。因为我们的圆明园已经被英法联军毁灭了。侵略者到底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第二课时一、激情引入圆明园的毁灭部分,体会圆明园毁灭的过程。1.多媒体放映“火烧圆明园”片段,感知英法联军的罪行。2.回归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英法联军罪恶的句子和重点词语(凡是、统统、随意、毁坏),让学生想象英法联军抢、掠、烧的情境,并指导感情朗读,读出痛惜、仇恨之情。3.回归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从两个“不可估量”,再次体会圆明园历史地位,体会圆明园毁灭的痛恨之情。(设计意图:影视为先导,让学生直观感知英法联军的罪恶,而文本的回归,更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对敌人的憎恨。)二、激情明理,感情升华。1.多媒体出示圆明园残迹图,小组合作进行情境说话:假如,你现在就在废墟旁,你会说什么?2.激情明理,提出殷切期望,引导学生多次深情朗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此学生的共鸣。3.结合祖国当今的辉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