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冲刺直击高考第一部分专题17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新人教版"(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揭阳模拟)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属于次级消费者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解析:选C由题目可知该甲虫营腐生生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植物之间不是捕食关系,不属于消费者;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底部的是生产者。2.(·淮安调研)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解析:选D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其中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因为所处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故其生物数量少。3.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则()A.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甲B.乙只表示初级消费者C.丙处于最高营养级D.丁主要是微生物解析:选A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大气中的CO2;生产者中包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如硝化细菌)。4.分析右图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解析:选B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图中缺少微生物;碳和氮在生物群落中都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5.(·合肥二模)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解析:选D能量Q=树木主干+枯枝落叶+动物,没有包括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因此不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18年后未伐树中的能量与能量Q相比差距很大,因此需人工能量投入才能维持松林的稳定性;图中所示分解者的能量只是生产者流入分解者,没有包括其他生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6.(·海南高考)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解析:选A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甲引进后,其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解析:选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重组导致新的基因型的产生,基因突变可以产生多种等位基因,可遗传的变异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产生;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