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岭镇金山村村情调研报告根据XX县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的会议精神,4月中旬我组织挂点桂岭镇的新农村指导员深入桂岭镇金山村进行走访、调研,我们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零距离接触。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先后与村支两委干部、党员、以及每户群众认真交谈,并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对农村的各项相关政策方针,通过深入调研,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了解了村情,吃透了民情,现将本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桂岭镇金山村的基本情况金山村位于桂岭镇东部,距桂岭镇政府7公里,属半山区地形,全村耕地面积约1200亩,气候干燥,光照充沛,沙石土质;该村拥有27个村民小组、902户、3583人,全村有贫困人口509人,外出务工1200人,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1元。主导产业以种养和林业为主,村支两委会现有干部4人,全村党员人数68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该村村民小学文化程度达45%以上,初中文化程度达4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达15%以上。并且1980年——1985出生的人已基本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基本已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该村现有低保、五保户32户,共96人,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基本生活保障金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村支两委组织机构完善,村支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3人,村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委员2名,两委交叉任职率达90%以上,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二、走访、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通过走访、座谈了解,村民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十七大以来中央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等,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映党的政策好、得民心,村民们都享受到了党的关怀和“阳光雨露”;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第1页共4页大家心情好,农村人心整体稳定。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土地不均,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土地联产承包30年不变,年龄在16岁以下的新增人口无法得到承包地、家庭土地不均,土地流转缓慢,且分散,均属于家庭传统式种植模式,出现人多地少,人少地多问题。2、农机化作业程度低。金山村地处半山区,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就目前春耕生产情况来看,除机耕作业外,机插、机收机械化程度几乎为“0”,其他农业生产作业方式仍以传统人工作业为主。3、缺泛科技技术,就业难。受于该村农民工文化大部份偏低,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他们缺乏专业技术,工作难找,导致家庭收入减少。4、基层民主管理不到位,知识结构不合理。该村两委会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办事效率低,许多村民长年反应的问题都没有落实到位。5、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金山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20XX年修通了桂岭圩镇至金山村村级水泥公路路,20XX年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扶持修建了金山村至佛子脚、金山村至珠岭、金山村张屋至大岭、金山村至胡屋等4条村屯路,交通条件虽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尚不完善,全村还有河木、王屋、张屋、马岭等4个自然村没有修通水泥路,半数群众出行和生产交通仍然困难。6、师资力量较差。金山村位于桂岭镇的偏远山脚村,距政府驻地较远,条件艰苦,一般教师不愿意在此执教,造成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7、村级卫生基础设施不完善。到目前止,金山村还没有建有村级卫生室,村级群众卫生医疗保障无法得到落实。8、村级负债多。20XX年以前,由于林业部门将该村姚姓的生态公益林错计到村级生态公益林中,村委透支姚姓的生态第2页共4页公益林资金10多万元用于村级修路、建村委办公楼等公益事业,导致负债。三、推进金山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XX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任务涵盖了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基层组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