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琵琶行》说课稿《琵琶行》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化工作者,就不得不须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琵琶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琵琶行》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杨冲。我今日说课的课题是《琵琶行》,我准备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第1页共209页述。一、说教材(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琵琶行》是中学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其次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是唐代闻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第2页共209页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所提倡的“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看法”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观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这是学问目标。2.体会“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第3页共209页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怜悯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这是情感目标。3.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这是实力目标。(三)教学重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实力。针对此,我确定了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诗人超群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殊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因为第4页共209页学生有关美感与文学的文章在以前学过几篇。但用文字来细致详细的描写音乐的文章学生很少接触。(四)教学难点由于音乐是付诸于感官的,学生能够感知,也很好理解。然而听者、演奏者的心理是很难摹写的。但这篇文章却很好的表达了出来。因此授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感受“声中之情”“文中之情”。文章的难点就是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并将两者融为一体的。第5页共209页二、说学情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学问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当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驾驭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索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沟通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三、说教法第6页共209页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实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仔细思索热忱参加、独立解决问题的实力。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纳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老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通过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师生探讨分析等来驾驭本诗的特点和思想情感,以诵读、设疑、探讨为主线,培育学生的阅读和鉴赏实力。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7页共209页对于新授课来说,激发学生的爱好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在课前我会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观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起先讲解并描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遇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美不绝。伯牙非常惊羡,这样一位樵夫装扮的人,怎么会观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爱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