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整式的乘除3同底数幂的除法(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小学学生就学习过数的除法,了解除数不能为0;七年级又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和整式的加减,理解了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在这一章前面几节课中还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三种幂的运算,会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备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进行整式的运算的知识基础.理解和运用法则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时学生是否会混淆这四种幂的运算,可以通过分析算理和练习对比,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探索前面三种幂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并能用幂的意义加以说明,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本节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积累了充足的活动经验.因此本节法则的探索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此前学生只接触过正整数指数幂,因此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意义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串,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解释的过程来加深理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能进行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乘除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解释等数学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以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性.三、教学重点: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理解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将运算法则拓广到整数指数幂的范围四、教学难点: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复习回顾活动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幂的运算?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1哪些方法?(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m,n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m,n是正整数)(3)积的乘方等于积中各因数乘方的积.(n是正整数)活动目的:学习同底数幂的除法要借助前面三种幂的运算的活动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回顾前面的知识和方法,为下面自主探索、归纳法则做好铺垫.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一种液体每升含有1012个有害细菌,为了试验某种杀菌剂的效果,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发现1滴杀虫剂可以杀死109个此种细菌,(1)要将1升液体中的有害细菌全部杀死,需要这种杀菌剂多少滴?(2)你是怎样计算的?(3)你能再举几个类似的算式吗?活动的注意事项:解决问题(1)学生可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也有可能列出,应让学生认识到两种形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问题(2)用到的是有理数的运算,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黑板上呈现不同的计算过程,并说明每一步的算理,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可能先将幂还原成大数再用分数的约分来计算:(滴);也可能先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再进行约分来计算:(滴)问题(3)应尽可能多的在黑板上呈现学生举的算式,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追问2“这些算式举的对不对?”帮助学生抓住特征:同底数幂、除法.还可以再追问“这些算式应该叫做什么运算呢?”引入这节课的研究对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第三环节归纳法则活动内容:1.计算你列出的算式(选作)2.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m>n)3.你能用字母表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并说明理由吗?活动的注意事项:这里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上一环节学生的举例情况灵活处理:方式一,如果学生列出的算式比较全面:既有只含有理数的算式,又有既含字母又含数的算式(如类似于活动2的指数为字母或是底数为字母的),还有只含字母的算式(类似于法则的),那么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将所列举的算式进行分类,再按照由“数”到“混合”再到“字母”的顺序分三个层次进行探索,让学生自己完成由特殊过渡到一般的过程,这样就不用再进行活动2和3.方式二:如果学生列出的算式不够全面,就可以先将活动2的内容补充进来再让学生观察运算前后指数和底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