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冰敷,若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时可用人工冬眠+亚低温的方法,其优点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和降温作用,能改善心肺功能,促进代谢,改善微循环,稳定内环境。亚低温能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氧耗,减少钙离子内流,保护细胞膜,减轻脑水肿。冬眠期间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循环衰竭及呼吸心搏骤停的发生;监测颅内压、脑灌注压,防止冻伤、褥疮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冬眠时间根据发作时间长短而定,最长不超过10d。患者存在中枢性呼吸衰竭、明显脱水、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系统有血栓、房室传导阻滞及1岁以下的婴幼儿慎用或禁忌使用人工冬眠+亚低温的治疗[5]。3畅4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患者多病情危重,高热大汗以及脱水剂的应用,患者皆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准确计量患者的出入量,及时补充每日需要量及丢失量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3畅5营养及防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加强四肢按摩及被动运动,四肢穿弹力袜以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3畅6心理护理对于清醒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避免烦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对于因情绪烦躁诱发间脑发作及间脑癫痫的发生是有积极意义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增强信心,防止抑郁、焦虑的情况发生[6]。3畅7其他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动作应轻柔,防止在护理工作中诱发并发症的发生,加强特殊器械护理的监管,掌握特殊器械护理的适应证及其操作规范,防止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总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残率及病死率高,病程中出现并发症后会加重患者病情,使得患者预后不良。所以,临床上对于脑外伤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护理,最大限度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4[2]BaguleyIJ,CameronID,GreenAM,etal.Pharmacologicalmanage-mentofdysautonomiafollowingtraumaticbraininjury[J].BrainInJ,2004,18:409[3]王耀山,王德生.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529-530[4]杨小燕,宋明浩.脑出血所致脑疝病人院前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115[5]尤开荣.神经科危重症检测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35[6]习改凤.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9):146-147[收稿日期]2011-08-01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干预梁敏,冉成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十堰442000)[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9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9例中,52例神志恢复,7例为植物状态,10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精心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病死率。[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12)13-0000-00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改变[1]。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69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经给予精心合理的综合护理,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9例,男49例,女20例;年龄23~71岁,平均47岁。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昏迷时间9~72d。交通事故伤57例,跌倒伤5例,暴力打击伤7例。气管切开61例,套管保留时间15~73d。均给予精心的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治愈好转52例(75%),植物生存7例(10%),死亡10例(15%)。2护理2畅1严密病情观察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测,以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