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超声设备基础一.医学超声设备的分类医学超声影像设备根据其原理、任务和设备体系等,可以划分为很多类型。1.以获取信息的空间分类(1)一维信息设备如A型、M型、D型。(2)二维信息设备如扇形扫查B型、线性扫查B型、凸阵扫查B型等。(3)三维信息设备即立体超声设备。2.按超声波形分类(1)连续波超声设备如连续波超声多谱勒血流仪。(2)脉冲波超声设备如A型、M型、B型超声诊断仪。3.按利用的物理特性分类(1)回波式超声诊断仪如A型、M型、B型、D型等。(2)透射式超声诊断仪如超声显微镜及超声全息成像系统。4.按医学超声设备体系分类(1)A型超声诊断仪将产生超声脉冲的换能器置于人体表面某一点上,声束射入体内,由组织界面返回的信号幅值,显示于屏幕上,屏幕的横坐标表示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即探测深度,纵坐标则表示回波脉冲的幅度(amplitude),故称A型。(2)M型超声诊断仪将A型方法获取的回波信息,用亮度调制方法,加于CRT阴极(或栅极)上,并在时间轴上加以展开,可获得界面运动(motion)的轨迹图,尤其适合于心脏等运动器官的检查。(3)B型超声诊断仪又称B型超声断面显像仪,它用回波脉冲的幅度调制显示器亮度,而显示器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与声速扫描的位置一一对应,从而形成一幅幅亮度(brightness)调制的超声断面影像。故称B型。B型超声诊断仪又可分为如下几类:①扇形扫描B型超声诊断仪——包括高速机械扇形扫描、凸阵扇形扫描、相控阵扇形扫描等;②线性扫描B型超声诊断仪;③复合式B型超声诊断仪——它包括线性扫描与扇形扫描的复合以及A型、B型、D型等工作方式的复合,极大地增强了B型超声设备的功能。(4)D型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测出人体内运动组织的信息,多普勒检测法又有连续波多普勒(CW)和脉冲多普勒(PW)之分。(5)C型和F型超声成像仪C型探头移动及其同步扫描呈“Z”字形,显示的声像图与声束的方向垂直,即相当于X线断层像,F型是C型的一种曲面形式,由多个切面像构成一个曲面像,近似三维图像。(6)PPI型扫查(P1anPositionIndication)又称P型显示,它可视为一种持殊的B型显示,超声换能器置于圆周的中心,用机械方法对被检体作圆形视野扫查。径向旋转扫查线与显示器上的径向扫描线作同步的旋转。扫查中接收到的回波用辉度调制方式显示,从而可得到一幅圆形平面位置显示图象。(7)超声全息诊断仪它沿引于光全息概念,应用两束超声波的干涉和衍射来获取超声波振幅和相位的信息,并用激光进行重现出振幅和相位。(8)超声CT超声CT是X-CT理论的移植和发展,用超声波束代替X射线,并由透射数据进行如同X-CT那样的影像重建,就成为超声CT,其优点:①无放射线损伤;②能得到与X-CT及其它超声方法不同形式的诊断信息。二.超声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1.A型超声A型超声诊断仪因其回声显示采用幅度调制(amplitudemodulation)而得名。A型显示是超声诊断仪最基本的一种显示方式,即在阴极射线管(CRT)荧光屏上,以横坐标代表被探测物体的深度,纵坐标代表回波脉冲的幅度,故由探头(换能器)定点发射获得回波所在的位置可测得人体脏器的厚度、病灶在人体组织中的深度以及病灶的大小。根据回波的其他一些特征,如波幅和波密度等,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病灶进行定性分析。A型超声诊断仪原理见图3-1,适应于医学各科的检查,从人的脑部直至体内脏器。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对肝、胆、脾、肾、子宫的检查。对眼科的一些疾病,尤其是对眼内异物,用A型超声诊断仪比X线透视检查更为方便准确。在妇产科方面,对于妇女妊娠的检查以及子宫肿块的检查,也都比较准确和方便。由于A型显示的回波图,只能反映局部组织的回波信息,不能获得在临床诊断上需要的解剖图形,且诊断的准确性与操作医师的识图经验关系很大,因此其应用价值已渐见低落,即使在国内,A型超声诊断仪也很少生产和使用了。图3-1A型超声原理2.M型超声M型超声成像诊断仪适用于对运动脏器,如心脏的探查。由于其显示的影像是由运动回波信号对显示器扫描线实行辉度调制,并按时间顺序展开而获得一维空间多点运动时序(motion-time)图,故称之为M型超声成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