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老年病学概论医学院田秀荣第一节概述婴儿出生率、死亡率下降寿命的延长人类衰老的延迟•老人医疗服务需求大•老年医疗机构数量少•养老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缺乏•服务机构间缺乏有效衔接人口老龄化•我国从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行列。•截止到2010.11.01,•>60岁1.78亿占13.26%>65岁1.19亿占8.87%•人口基数大,老龄增长速度快。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预计到2014年,将超过2亿;2025年超过3亿。•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平均每个家庭3.1人,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老年医学的研究对象特别是75岁以上老年人。>60岁最近WHO新的年龄划分标准:•<44岁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老年前期(准老年期);•>75岁为老年人;•>90岁为长寿老人。第二节老年病人的变化•衰老是发病的基础——生理性衰老年龄增长储备功能的减退疾病↑疾病↑疾病↑疾病↑疾病↑疾病↑机体形态结构退行性变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一、老年的生理功能变化1234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储备功能减退机体储备功能减退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1)葡萄糖(glucose)耐量降低。•(2)血浆pH变化。•(3)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1老年人G耐量降低,易患非依赖性2型糖尿病•老年人体力活动•BMR•肝功能肝摄取G老年人•胰功能胰岛素分泌G耐量•胰岛素拮抗物质降低血浆PH变化•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对酸碱适应能力降低,这种内环境稳定功能的损害,使老年人容易出现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细胞•脑重量自主神经功能•尚存脑细胞功能失调•内环境改变时易出现年轻时不会出现的异常现象。•一、老年的生理功能变化1234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储备功能减退机体储备功能减退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2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防御免疫功能减退感染机体自身稳定、监视功能减退肿瘤•一、老年的生理功能变化1234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储备功能减退机体储备功能减退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衰老各系统脏器储备功能减退3机体储备功能减退疾病易患性增高难以适应各种紧急情况•一、老年的生理功能变化1234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储备功能减退机体储备功能减退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老年人运动耐力、灵敏性、准确性明显下降,故易出现活动中心悸、气促,活动后体力和气促的恢复时间延长。4机体活动及适应能力下降二、老年人疾病临床特点•1.一人多病•老年人平均患6种疾病,患病数目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表现形式:多系统疾病共存;一个器官多种病变。疾病数目765年龄•2.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人机体衰老•各器官反应性和敏感性减低•个体差异大•共存疾病间相互影响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3.病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老年人各器官储备功能和内环境稳定性明显减退,一旦发病,如诊断不准确或用药不及时,可使病情恶化、迅速发展,并出现各种并发症。•4.疗效差、病程长,恢复慢•老年人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机体调节功能差,疾病出现多呈慢性、进行性,一旦患病很难彻底治愈。•5.药物不良反应及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病情•老年人多病、多药、长时间服用易致药物蓄积体内中毒。•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人不良的生活习惯,也造成疾病难治,预后不理想。•6.病史的正确采集困难•老年人起病隐匿,多病共存,表现不典型,记忆力及听力下降,语言交流困难,因而病史采集困难。此外,组织器官老化所致的生理现象难以与病理现象区别。•所以,对老年病病史的采集必须耐心、细致,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重点观察。而且要补充有关老年人全身状况的内容。①营养状况④用药情况②精神状态⑤治疗计划及目标③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