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法(即(即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训科赵伟医生二○一○年四月2为什么要进行检伤分类?为什么要进行检伤分类?当一场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同时会造成现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人的伤亡而此时,医疗救援力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尤其在事发初期只有几个医生护士那么,面对这么多的伤员,——你先救谁呢?请问,你先救谁呢?!先救谁呢?先救谁呢······3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先救你的亲戚?先救你的朋友?先救你的情人?谁在你面前就先救谁?刚好逮着谁就先救谁?谁大声呻吟会叫喊就先救谁?!4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方案现场检伤分类(Triage)是灾害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医疗救援的首要环节。当医护人员面对现场大批伤员时,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地进行检伤分类,将重伤员尽快从伤亡人群中筛选出来;然后再分别按照伤情的轻重,依先后顺序给予医疗急救和转运送院。5因此,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意义,是应急预案的一个核心手段和实质内容;检伤分类方法要尽量简单、准确,能够对伤情程度做出快速评估。本人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个人见解,现着重就院前检伤分类的概念与方法学评述如下:6演讲目录一、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二、检伤分类的等级、标识与救治顺序三、伤情分类的判断依据四、检伤分类的方法学概述五、院前模糊定性法——ABCD法六、院前定量评分法——PHI法七、检伤分类的标识和现场登记9面对重大的灾害事故,检伤分类可以将众多的伤员分为不同等级,按伤势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医疗急救和梯队顺序后送,从而提高灾害救援的效率,合理救治伤员,积极改善预后。同时,通过检伤分类可以从宏观上对伤亡人数、伤情轻重和发展趋势等,作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评估,以便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汇报灾情,指导灾难的救援,决定是否现场增援。10附、划分灾害事件等级的国家标准(最新)附、划分灾害事件等级的国家标准(最新)事件事件等级等级一次伤亡一次伤亡人数人数发展发展趋势趋势伤亡数伤亡数是否增加是否增加一般事件(Ⅵ级)伤亡10人以上(死亡>1人)无不再增加较大事件(Ⅲ级)伤亡30人以上(死亡>3人)一般无一般不增加重大事件(Ⅱ级)伤亡50人以上(死亡>5人)可能有、范围跨市有可能增加特大事件(Ⅰ级)伤亡100人以上(死亡>10人)肯定有、范围跨省肯定增加11对于每一位伤员,医务人员抵达事故现场都应该首先进行院前检伤分类,从而快速评估其受伤程度,确定个人在伤亡群体中的伤情等级,决定是否给予优先救治和转送。当伤员送入医院以后,仍应逐个院内检伤分类完成分诊,并且动态地对照比较创伤评分,以便准确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因为某个伤员的全身伤情往往要比其所有局部伤中最重的情况还要严重。检伤分类亦有助于推测每个伤员的预后和治愈时间。12二、检伤分类的四个二、检伤分类的四个等级、标识与救治顺序等级、标识与救治顺序1311、检伤分类的等级和标识、检伤分类的等级和标识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现场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使用统一标识:–死亡死亡(黑色标识)–重伤(红色标识)–中度伤(黄色标识)–轻伤(绿或蓝色标识)1422、、必须遵循必须遵循的救治顺序的救治顺序第一优先重伤员其次优先中度伤员延期处理轻伤员最后处理死亡遗体15((11)轻伤员)轻伤员–比例最高,约占伤员总数的35%~50%–伤员的重要部位和脏器均未受损伤–无内脏伤,仅有皮外伤或单纯闭合性骨折–伤员的全部生命体征稳定,无异常改变–不会有生命危险,预后很好–因此可以在现场等待稍后的延期医疗处理–一般在1~4周内痊愈,无后遗症。16((22)中度伤)中度伤–总的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5%~35%–伤情介于重伤与轻伤之间–伤员重要部位或脏器有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果伤情恶化则有潜在的生命危险–但是,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及时救治和手术完全可以使中度伤员存活–预后良好,治愈时间约需1~2个月,可能遗留功能障碍17((33)重伤员)重伤员–总的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0%~25%–伤员的重要部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