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药研发战略选择注意事项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专注于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保健食品研究,项目申报www.gzlanyun.com一、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一、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一)医药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二)国际医药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三)国内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现状(四)中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医药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1、国家人口与健康发展的需求2、医药市场呈现迅速扩展趋势国家人口与健康发展的需求(1)重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感染者84万,80%在农村;2010年可能达1000万,控制在150万任务艰巨。乙肝:带毒者1.3亿,世界1/3;患者2000万。肺结核:活动性450万,世界第二,年死亡13万。血吸虫:患者84万,受威胁人口6500万。预测未来20年全球新发传染病约30种。(2)重大慢性疾病癌症:年发200万,年死亡155万;预测2020年,年发300万,死亡250万。心脑血管病:年死亡近300万,死因首位(35-40%)。高血压:1.3亿,上升快、年轻化。糖尿病:>3000万,年发150万。精神疾病:1500万。老年病:痴呆>400万,年发30万,帕金森>200万。占疾病死亡70%以上,是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医药市场呈现迅速扩展趋势1、年人均用药消费(美元):日本—447美国—303韩国—118中国香港—51中国大陆--72、年人均OTC消费(美元)美国—70丹麦—69中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9.13、2010年医药市场中国将达470亿美元;世界将达6000亿美元。(二)国际医药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1、新药研发呈现基于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特点新药设计依据生命学科的成果,针对药物作用潜在靶位,再参考其内源性配体或天然底物化学结构特征,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发现选择性作用于靶位的新药。2、基础药学研究沿着两个重要方向发展(1)针对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充分运用生命科学的重要理论、思路和研究手段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和可能的干预环节。(2)利用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药物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3、新药创制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根据基础研究的新理论,新靶点设计的全新类型的化合物。(2)模仿性新药研究与开发。(3)制剂新产品的研制。(4)延伸性新药的研制。4、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医药产业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全球500强企业中,医药企业占31家;前50强中占13家。2003年世界医药市场总销售额为4918亿美元;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3876亿元,连续几年增长率都在20%左右。(2)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国际医药集团形成了“创新药物研究→具有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丰厚的独家利润→巨额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新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的良性循环。(三)国内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现状1、研制生产的药物多属仿制,产品附加值低。2、新药开发能力不足,使进口药品挤占国内市场,进口药品市场份额已超40%。“如果政府不干预,中国的医药市场将在5年内完全被国际医药大公司操纵。”国内新药研发与产业化的问题1、新药筛选体系不健全2、新药品种开发亟待进一步加强3、制剂技术和剂型水平相对落后4、新药研发的关键平台技术薄弱5、新药物研究开发人才严重匮乏(四)中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医药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化学药品制造、化学制剂制造、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兽用药制造、生物制品制造等。051015202530354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制造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占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图1998-2003年中国医药制造业增长状况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3、2004)有关部门数据计算绘制主要缺陷经济规模不大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R&D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医药制造业开发程度相对较小。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实力指标1、资源转化能力2、市场化能力3、技术能力资源转化能力资源转化能力是将生产要素和资源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的效率和效能,它体现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生产率、增加值率、产值利税率等4个指标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