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南乐县元村镇元村街中心小学张相泽现在社会上对信息技术存在一些误读:认为新的教育理念理念是处在于信息技术的,因此存在两个彼此独立的对象——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前者凌驾于后者之上,对后者有一种支配作用,教育信息化则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其实,情况正好相反,在当今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含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给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像力,而不是教育理念提供了信息此技术发挥的方向。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内含于信息技术中的新理念并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转型”,而这也正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形成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的必要前提是创设情境,在目前的教育手段中,只有网络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与世界的联系。如何把网络与基础教育,特别是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利用网络的资源丰富性、交互方式多样性、传输方式的灵活性和资源的共享性等特点,把学生网上学习与学校课程有机的整2009年数学远程教育论文合,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他们一生的品质。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可以有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起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应用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作用,使教育教学实现全方位的变革。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做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的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他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除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技术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使用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党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确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对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体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通过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把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达到了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