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达医院住院医师培训课程——人工气道的建立和呼吸机使用初步燕达医院心脏中心CCU唐铭2012.11.15人工气道的建立埃森哲与燕达医院2011版权所有Copyright2011Accenture&YandaHospital.AllRightsReserved2人工气道概念•是指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的连接,以保障气道通畅。是抢救、麻醉手术和危重病人呼吸支持等的主要措施之一•依据病情有紧急和择期建立人工气道。•可分为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和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3适应症•开放气道(如心肺复苏)、控制气道(如全麻手术)、机械通气(如有创呼吸机应用)。•临床上要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常见危重病有:–深昏迷–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心跳骤停–严重气道痉挛–气道异物梗阻–颅脑或颈部外伤–镇静剂或麻醉剂作用–误呼或有误呼危险–难以控制的上呼吸道出血–出血性上呼吸道梗阻等4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关键是选择最佳的或最合适的方法。5非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技术•手法开放气道常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等。•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其作用是限制舌后坠,维持气道开放。•面罩-皮囊加压呼吸器面罩适用于上呼吸道通畅的呼吸衰竭病人。在准备建立确定性人工之前通常用面罩辅助或无创通气,以增加患者的氧储备。•喉罩适用于没有气管插管经验的非专业人员和由于解剖原因造成的困难的气道致插管困难或不宜搬动颈椎的病人。•气道-食道联合通气管为一双腔管,可在多种场合使用,快速、有效,易于掌握。6上呼吸道解剖7口咽通气管8鼻咽通气管9面罩-皮囊加压呼吸器10喉罩11气道-食道联合通气管12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经口气管插管:–最经典最常用的插管方法,也是快速建立可靠人工气道的方法。–经口直视下气管插管的关键在于用喉镜暴露声门。–要点;高流量吸氧,–气管导管内径成年男性:7.5---8.5。女性小0.5—1。–用物:喉镜,导丝,牙垫,固定材料•导管材料:一般导管、加固导管和异型导管等;有符合人体上气道的一定弧度。•导管型号:大小以内径(ID)mm表示,长度cm。(外径ODmm*3.1416=F号【法制式】;IDmm*4+2=F号),婴幼儿应选用无气异囊导管。•导管气囊:形状(橄榄、球、圆柱体),压力:3~5ml,常在20-30mmHg;注气观察手捏囊,了解压力。131415气管导管位置:在气道内还是在食道中或假道内?•可从导管雾气、管口气流、胸廓起伏动度、听诊、SpO2、呼末CO2监测。呼吸机曲线环等方法判断。16气管导管深度•取决于年龄、性别、插管方式等。有无单侧通气?以导管固定深度、听诊、SpO2监测等判断。•口插管:固定门齿距离成人21----23CM•经鼻气管插管:固定门齿距离成人25—27CM17危重病人建立人工气道途径•经口,经鼻及气管切开•需长时间维持人工气道或无法经喉气管插管的,首选气管切开。18注意事项•在建立人工气道前,可用手法开放气道,面罩,口咽通气管等辅助手段,来增加氧供,提高氧储备,增加人工气道建立过程中的安全性19人工气道的并发症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局部的损伤、唇、舌、齿、咽、鼻、扁桃体、喉声带损伤、声带麻痹、局部的糜烂、溃疡等。•反射性呕吐所致的误吸•误入食管可导致最危险的并发症-死亡•导管扭曲、痰液堵塞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套囊破裂、漏气、通气不足20人工气道的并发症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伤口渗血、出血•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气胸•伤口感染•气道阻塞•吞咽障碍•食管气管瘘•气管无名动脉瘘•切开部位顽固瘘•气管肉芽肿•气管狭窄21人工气道的后期处理脱离呼吸机和拔管•有步骤脱机•撤机标准:神志清晰,循环稳定,肺功能恢复,自主呼吸恢复>48h,RR<25次/min,血流动力学稳定,气道压≤30cmH2O,FiO2≤40%,SaO2≥90%,PaO2≥60mmHg,PaCO2≤45mmHg,脱机后以导管给O2,观察6-12h,有必要时观察24h后拔管。拔管时注意事项•拔管顺序,先吸引口腔,咽部(口、鼻)分泌物-吸纯O2-吸引气管内分泌物-放开气囊-再吸分泌物-吸氧、吸痰,同时拔管-给以面罩给O2(50%)-直至病人呼吸平稳。•拔管后出现喉痉挛、呼吸困难,应准备立即重新插管,必要时应做环甲膜穿刺或做环甲膜切开。22人工气道的后期处理长期人工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