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咏华山》(齐读课题)(二)复习生词及句子1、小朋友们的声音可真响亮,瞧,你们响亮的声音把谁给吸引来了?(出示喜羊羊)2、喜羊羊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些什么呢?(出示生词及句子)3、哦!原来是一座座词句山呀!小朋友们,这些词句你会读吗?看看你能翻过几座山?4、指读,相机正音,评价5、这么多小朋友都想爬呀,咱们一起来攀登吧!(齐读)二、精读课文,感悟华山之高和美过渡: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读了课文,知道古时候有个小孩儿叫——(寇准),有一次,他和先生一起去登——(华山)(板书:华山)。咱们也赶紧去华山瞧瞧吧!(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书本翻到137页,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一想:华山是一座怎样的山,好吗?2、师范读3、交流:你觉得华山怎么样?4、逐句学习(1)啊!华山真高哇!a、小朋友们都觉得华山很高,可你们知道华山到底有多高吗?猜猜看!来看看聪明的喜羊羊给小朋友们带来的“阅读小百科”吧!(出示阅读小百科)课前小朋友们都说咱们南通的狼山好高啊!狼山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07米,是我国的八小佛教名山之一!而华山的海拔则大约是2200米,人称“奇险天下第一山”比一比看,一座华山竟然相当于20座狼山那么高呢!b、哎呀,难怪小寇准一见到华山就要这样感叹呀(出示:啊!华山真高哇!),咱们小朋友也忍不住要感叹了,是吗?来,把你的感叹大声说出来吧!谁先来?幻灯突出感叹号c、谁也想来释放一下你的感情?d、来,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像他一样对着华山感叹——啊!华山真高哇!(2)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生读。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你一定好像看到了这么高的华山。一边读一边想画面,这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生读。师:你让我看到了华山的高。齐读。师:这么高的华山,如果让你去爬,你会觉得怎样呢?生:我会觉得其他山都在我脚下。生:我会觉得华山很高,很有力量。师:你能轻松地爬上去吗?生:不能。师:这句话中有个词告诉我们华山很难爬上去,是哪个词?生:艰难。师:谁来读好这句话。生练读。指读。师:2000多米能爬上去,很不容易,很艰难,谁再来读一读。生读。师:有进步,谁还想读?师:老师好像看到你爬山时非常艰难的样子。齐读。过渡:华山那么高,攀登那么艰难,可是一旦登上山顶,却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呢!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让我们一起随着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看。(出示句子: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读完后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师:谁来把你刚才交流的告诉大家?生:我在华山顶上看见了蓝天和太阳。生:我看见了远远近近的山都像在自己的脚下。生:我看见了白云在山腰间飘动。师:小朋友读了这两句就看见了蓝天、白云、太阳和远远近近的山,你们真会读书。(我们再来通过照片欣赏华山的景色)师:你觉得华山的景色怎样?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美丽。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迷人。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奇特。师:是啊,华山的景色真美啊!请同学们四人小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画成一幅画。(请学生自由画图)(投影展示)师:你们觉得他们组画得怎样?生:我觉得他把太阳画在小孩的头顶上很好。因为华山很高,太阳看起来离我们很近。师:你说得真好,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生:我觉得他把山画在小孩的脚下很好。因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脚下。师:那你觉得华山怎样?生:我觉得华山很高很高,高得山都在自己脚下了。生:我觉得他把白云的位置画错了。师:那你觉得白云该画在哪里?你来画给大家看看。(生重新画)师: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吗?生:因为山腰是在山的中间,所以要画在山的中间。师:你不仅看得仔细,也很善于思考。师:小朋友画得真好,那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奇特的景象吗?生:因为华山很高。师:请小朋友自由练读这两句话,看看谁能读得让人一听就觉得华山非常高,非常美。(学生自由练读)师:谁来试试?师:老师听了你的朗读,感受到华山真的很高。师: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