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同题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理清两篇散文诗的思路,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分析出两位作者对于看星星的不同感悟。2、体会巴金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充满信心;感受史密斯的甘愿为人类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清两篇散文诗的思路,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分析出两位作者对于看星星的不同感悟。教学难点:能够分析出两位作者对于看星星的不同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每当你仰望天空,看到亮晶晶的密密麻麻的小星星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发言)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都很丰富。今天,我们看看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著名作家是怎样来描绘星星,感悟星星的吧。二、自读感悟1、认识两位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求学期间参加了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史密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琐谈》三卷、《词与习语》《读莎士比亚》等。史密斯的作品多为散文和散文诗,文笔婉丽,长于抒情。2、诵读感悟:(1)、指名诵读整理两首散文诗的思路巴金的《星》先从身边所见所闻谈起,谈星星给别人的祝福,然后联系自己谈星星给自己的祝福(自己的感悟)。史密斯的《星》先写自己再夜行时的所见,然后写自己的感悟,(2)、再诵读,感悟两首散文诗的不同之处巴金的《星》表达的感悟:星星关心“我”,星星祝福“我”,“我”接受星星的祝福,我从星星那里获取希望和力量。星星是人类希望、良知和美好感情的象征。史密斯的《星》表达的感悟:星星成了“我”的伴侣,“我”也是星星,“我”也在燃烧,也在发光,也在给人以热和光,造福于人。使人联想到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令人回味。三、学习拓展1、巴金的《星》创作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创作《春》、《秋》、《抗战三部曲》,出版了《还魂草》、《小人小事》、《控诉》、《龙、虎、狗》。《星》就选自《龙、虎、狗》,本文就体现了作者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看到了希望,以激励所有的抗日居民。2、搜集含“星”的诗句四、课堂小结五、作业仿照课文,自己写一篇散文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