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第1教时)目标预设1、理解说明顺序,能说出松鼠的特点。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的语言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3、找出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了解这种写法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理解说明顺序,能说出松鼠的特点。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教学准备1、熟读课文,如果可能,准备松鼠图片。2、查阅资料,了解松鼠的有关知识。预习导学一、给加点字注音驯良()矫健()帽缨()翘起来()蜇伏()橡栗()苔藓()狭窄()圆锥()惹恼()褐色()乖巧()二、画出能表现松鼠特点的词语和句子。三、体会全文结构。四、根据课文结构和取材特点,划分课文段落。五、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自然界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春景美、冬景也美,而动物呢?也有其独特的美,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外国作家写的说明小动物的文章——《松鼠》。二、精讲点拔,强化训练思考与调整1、检查预习题1、2、3。2、分析第1节,三个特点(二个方面),感情基调。3、讨论分析课文介绍松鼠三个特点的主体部分的第一层次。(1)齐读第2节。(2)思考:a、这一段介绍松鼠形体几个的特点呢?b、作者是如何描写松鼠的外貌的?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c、作者又是如何写松鼠尾巴的?讨论“帽缨”、“老”、“躲”等词语的作用。三、延伸拓展,巩固内化1、《当堂反馈》第1教时语段分析。2、学生小组结合,口头述说自已观察的某一小动物的可爱处,每小组推荐一名述说者,进行比赛。四、布置作业:《当》第一课时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