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活动与探究一、活动课设计1.利用网络资源,搜集题为《最后一课》的文章,课外阅读,领略它们各异的美,在班内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2.学习本文后,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联系我们的祖国在上个世纪曾遭受到日本人的奴役这段历史,谈谈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请积极准备发言,参加以“《最后一课》带给我的……”为题的演讲比赛。先推出班内最佳演讲者,然后参加全年级的演讲比赛。3.请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在班内演出。二、探究性思维训练1.文中第20段中“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从教育理论上来说,老师的“满堂灌”“填鸭式”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可为什么韩麦尔先生的“塞却能让‘我’全都懂”?2.课文背景介绍中有:1870年,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国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普鲁士王国从战争初期的自卫转入侵略,而法国从初期的侵略转入自卫。我们该如何理解“爱国主义”?请参阅以下资料:1.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2.纪伯伦《诗人的声音》我怀念祖国,因为那里有壮丽的山河;我热爱祖国的人民,因为他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可是如果我的同胞被所谓的“爱国主义”所驱使,去侵略邻国,在那里掠夺财产,屠杀无辜,使孩子成为孤儿,让女人变成寡妇,使尸骨成山,血流成河,那我就会对我的祖国和我的同胞感到憎恶。我赞美我的故乡,思念我的家园。可是如果一个路人经过那里,要求借住一宿,吃一顿饭,结果却遭到拒绝,而被驱赶,那么我的赞美就会变成嗟叹,我的思念会代之以遗忘,我会自言自语:“一个家庭舍不得一口面包给人充饥,舍不得床铺供人投宿,那么这种家园还不如变成一片废墟。”有些人说:“要想生存,就必须侵略别人。”我却要说:“维护别人的权利,才是人类最高尚、最美好的行为。”自私自利会产生盲目的相互竞争和排挤,而相互竞争和排挤则会产生沙文主义,而沙文主义一旦得势,就会挑起纷争,实行奴役。心灵应主张正义与智慧得势,战胜邪恶与愚昧;而反对那种为了推行邪恶与愚昧而大动干戈的势力。思路结构以“我”——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来串联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第一部分(1-6段),描述了小弗朗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第二部分(7-23段),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表现出的爱国热情。第三部分(24-29段),写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字词解析1.注音郝叟hǎosǒu懊悔ào惩罚fá膝头xī钥匙yàoshi祈祷qídǎo哽gěng2.辨音3.辨形4.辨义一副一幅都是数量词。不同的是:“副”作量词的时候,用于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一副手套、全副武(1)和huo暖和huó和面huò和稀泥hé温和hú和牌(2)匙shi钥匙chí汤匙(4)宁nìng宁可níng安宁(3)帖tiě请帖tiè字帖tiē妥帖(2)赚赚钱谦谦虚嫌嫌疑(1)捂捂着嘴梧梧桐晤会晤(3)朗朗诵郎小弗郎士(4)祈祈祷折折磨装;用于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一副严肃的面孔等。“幅”本意是布帛的宽度,用作量词的时候,用于布帛、昵绒、图画等处,如一幅国画、两幅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