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老王》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老王》将通过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1.作者介绍杨绛(jiàng)(1911——),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和《将饮茶》,译著有《堂·吉诃德》。著名学者、作家,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2.生字词(1)注音:塌败(tā)取缔(dì)伛(yǔ)翳(yì)骷髅(kūlóu)绷(bēng)滞笨(zhì)愧怍(zuò)(2)释词塌败:滞笨:取缔:愧怍:3.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二、整体感悟1.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1)介绍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2)记叙了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3)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但又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的人。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关心老王的生活。3.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4.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三、重点研读指名朗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知恩图报、心地善良2.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你是怎样理解的?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3.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四、为什么作者一家能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主要是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现在,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作者一家几是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心,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五、智情迁移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象老王那样的人,你能说说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吗?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象老王那样的人,你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