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教案(人教新课标)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1页
1/4
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2页
2/4
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3页
3/4
3.《蜡烛》教案一、教学目标:把握文章的思路,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超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激发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深入体会文中的感人的地方。2.蜡烛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三、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设想: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情怀。表现在对苏联红军的行为上。这节课力求以蜡烛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对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的品味,把握母亲的情怀。设计教学时考虑文章的长度和要求,适当进行一些挑选,使课堂更加紧凑。2.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曾有两枝点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蜡烛至今仍然闪耀着微弱的光芒,它照亮了所有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心。今天,让我们重温60多年前的那感人的一幕,去体会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种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二、背景和常识介绍:1.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代表作均获得斯大林奖金.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1971年发表《生者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2.背景: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1945年5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三、检查预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ào匍匐púfú腋下yè拂晓fú瓦砾lì颤巍巍wēi育乞西qǐ契柯拉耶夫qìkēyē舀yǎ鞠躬jūgōng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烧灼:烧,烫,使受伤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肃穆:恭敬庄严地站立着。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四、听读课文朗读,研讨以下问题1.蜡烛啊蜡烛,你是如何被点亮?一位苏联红军为了解放南斯拉夫,不幸牺牲,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他安葬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并且为他的坟头上点燃了两支她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用以表达对烈士的哀思和敬意。2.蜡烛啊蜡烛,你为何如此令人潸然泪下?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可能会有很多种感情,但有一种感情大家肯定都有。那就是感动。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问:蜡烛啊蜡烛,你为何如此令人潸然泪下?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文章的感人之处。侧重于段落,句子和环境,人物。具体表现在(1)炮火连天(2)老人衰弱(3)安葬行为(4)点亮蜡烛(5)烛光闪烁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子理解,语言运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加以分析。3.蜡烛啊蜡烛,你到底代表了什么?同学们,分析了如此令人感动的蜡烛,我们又有了新的想法,文中的蜡烛仅仅只是蜡烛吗?于是,我们又向蜡烛发出了第三个问题,蜡烛啊蜡烛,你到底代表了什么?参考: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对烈士的哀思是一种对和平的渴望是一种战斗的情谊等等4.蜡烛啊蜡烛,我想对你说——今天我们学习了本文,也了解了蜡烛的含义,如此令人感动的蜡烛啊,我们有很多话要对你讲。蜡烛啊,蜡烛,我们想对你说————。每个人阐发自己的心声,说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教案(人教新课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