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了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重要性。(综合思维)2.理解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原则,能够具体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以某地区聚落分布图或交通线分布图为背景材料,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1.以区域交通建设典型案例为背景,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考查频度一般。2.分析典型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及意义,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形式主要为综合题,考查频度中等。3.与等高线、城市区位及规划、区域地理等知识结合,考查交通线选址、商业网点布局等知识,考查形式为选择题或综合题,考查频度较高。[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交通运输概述1.概念: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作用: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3.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长途运输的货物,如矿石、金属、木材、牲畜等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河运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海运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运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气体或液体状货物4.影响:人们衣、食、住、行和各种产业活动。二、交通运输与聚落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读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2)在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和河流河口处,以及陆路交通的枢纽,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时间差异古代我国北方地区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聚落多临水分布近代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地区差异北方地区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整,道路呈棋盘式南方地区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1)河运与城市。①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②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③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2)铁路的影响。铁路的修建可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如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在铁路交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会给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疑难辨析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的兴衰有什么影响?提示交通线路的改变常引起在交通要道沿线发展起来的聚落的繁荣或衰落。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布局1.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1)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2)商业中心的繁荣会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1)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交通便捷,既有利于商品的运输与销售,又有利于人流的集散。(2)商业网点: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3.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3点拨商业中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其服务范围大于商业网点。【疑难辨析2】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提示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