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明天不封阳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时主备教师第5单元23.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二)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2、关心身边的现实,增强自我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2、关心身边的现实,增强自我环保意识。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一)复习引入新课1、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2、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3、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为什么?(二)齐读目标复习思考回答进入新课的学习齐读目标一、合作探究(1)作者最后做了一个决定:(先不封阳台)(将“先”加粗点)从这个“先”字你看出什么?暂时不封,先保护鸽子。作者并没有给予我们最终的答复,但我们知道,他会进一步思考,去寻找更好的方法。(板书:寻找方法)作者的这个决定不禁让我们明白:如果发展和保护环境暂时不能保持平衡,如何在发展和保护环境两者中权衡?(先不发展,保护环境为重)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又过了这么多年了,我们现在有没有寻找到好方法,在两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呢?能不能既发展又保护环境呢?引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二、拓展探究本文叙说了“我”家决定先不封阳台的事情,并对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作出了议论,发表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这种即事说理,夹叙夹议(板书:叙事议论)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但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而且要学会对这些事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听读、自由读,齐读自读探究,质疑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交流1、你还看到哪些破坏自然的现象?描述出来,并说出自己的看法。2、对于发展和保护自然,你的观点如何?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林立的高楼分割了蔚蓝的天空,纷乱的脚步踩碎了宁静的梦境,漫天的尘埃污染了清新的空气。那大片的森林无声的消失,那无家可归的大雁撕心裂肺……听,环境在哭泣?它的眼泪可以淹没一切,失去的不会再给予,明天的明天,我们还拥有什么……师生共同解答疑难听讲,记笔记。三、达标训练当堂反馈完成《教辅》中的阅读鉴赏与拓展(一)完成练习。四、小结提升、拓展延伸天空冒着浓烟,河水发黑发臭,臭氧空洞越来越大,土地日渐荒漠,沙尘暴不停肆虐,温室效应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活中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大家面对这些现象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能用“我希望不再”的句式也来发出自己的呼唤吗?学生小结板书设计A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明天不封阳台B毁灭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教学反思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心现实,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学生观看一组惨遭人类屠杀的动物以及被人类严重破坏的环境的图片,去触动学生的灵魂,从多方面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方法,关注人类与环境问题。看完图片后,让学生又结合文本写下自己的心理感受,既锻炼了文笔,又在潜移默化中寻求到了要从我做起,善待自然,保护地球,共同营造我们美丽的家园的好方法。